杨小虎
习主席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我深切感到,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锤炼干部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必由之路,是密切联系群众、推进作风建设往实里落的务实之举,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一、“船不靠岸桨不停”,拧紧思想的“发条”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它关乎人心向背,更决定着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作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八项规定并非局限于五年、十年的阶段性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人武部作为国防动员系统的基层一线单位,必须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唯有在思想上达成高度认同,才能确保在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规定,以良好的作风推动人武部和国防动员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号准脉搏再开方”,纠治顽症的“病根”
要逐条对标中央八项规定,其涵盖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注重从问题入手,深挖根源、除弊革新。
对于政治性问题,重点在于纠偏差、提站位。及时纠治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慢”的问题,如工作推进迟缓、落实不及时;改善“粗”的现象,像工作不细致、标准不高;破除“减”的惯性,即打折扣、搞变通等情况。
对于易发性问题,重在查本因、找源头。快速铲除滋生问题的土壤,让问题无处藏身、无机可乘。例如,针对一些容易反复出现的违规接待问题,要深入分析背后的利益驱动和管理漏洞,从源头上加以解决。
对于顽固性问题,重在除病灶、清链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严查快纠,发现一个纠正一个,出现一处整治一片。比如,对于长期存在的公车私用等顽疾,要加大查处力度,形成强大震慑。
对于倾向性问题,重在抓预防、除陋习。持续筑牢思想堤坝、规范行为养成,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加强日常监督等方式,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抵制不良倾向,防患于未然。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接通基层的“地气”
当前,基层练兵备战、民兵整组、兵员征集、军地交叉地带整肃治理等工作面临诸多困难,且上级关注程度高。这就要求我们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精简会议文件,避免冗长空洞的会议和泛滥成灾的文件,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经费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充分发挥军队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将党纪军规要求全面贯彻到国防动员建设和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彰显新时代人民军队的责任担当。例如,在民兵整组工作中,深入基层了解民兵队伍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在兵员征集时,严格把关,确保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
四、“亡羊补牢未为晚”,扎紧制度的“笼子”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作用。要把“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时刻牢记任何人都没有规矩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权力都要按照法定的轨道、法定的程序运行。
作风建设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全过程。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理论武装、组织建设、纠风治弊、成效评估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建立健全一系列行得通、做得实、长期管用的制度机制,以刚性措施促进制度落地见效,努力做到“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例如,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将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干部积极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衡东县人武部)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