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蒋 艳 罗 明
近日,益阳军分区组织军官和文职人员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理论集训。此次集训通过集中授课、录像辅导、读书学习、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研讨,推动政治整训走深走实,力求在锻造政治忠诚、锤炼胜战本领、砥砺奋进精神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理论辅导夯基础
作风建设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培训的第一堂课,军分区政委关键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断推动军分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题,开展党课辅导。关键激励全体官兵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没有完成时”的韧劲、“抓铁有痕”的力度,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军委主席负责制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在长期斗争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我们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更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培训期间,军分区三名人武部主官分别围绕“坚定强军信念”“立足岗位尽责”“提升军事素养”等主题,精心备课,为全体官兵和文职人员开展授课辅导。
此外,为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军分区精心挑选播放上级下发的“厚植法治信仰”“培育法治精神”等5个专题授课录像。
专家授课促提升
为提升教育质效,益阳军分区一直积极拓展教育渠道。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邀请行业精英、地方大学及驻地党校的名师教授走进军营集中授课,带领官兵共同挖掘红色资源,解锁精神财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益阳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走出了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红军中的关云长”张子清、“红军总部通令学习的第一人”曾士峨等一大批革命先辈。为追寻英雄足迹、重温红色故事,此次集训邀请了南县县委党校的老师围绕“第一号烈士”段德昌的英雄事迹进行讲课,回顾段德昌同志短暂却璀璨的革命生涯,以此筑牢官兵的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创新,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进入新一轮爆发期。为了让广大官兵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益阳军分区邀请辖区高校教授围绕DeepSeek的出现、场景运用及人工智能的未来展望等方面作专题讲座,拓宽了官兵的科技视野和工作思路。
“回顾来时路,展望新征程。通过学习先烈故事,坚定了初心意志;而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则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参加培训的人员表示,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日常学习,进一步筑牢忠诚根基、强化使命担当。
讨论交流明方向
“经常问问自己‘走进军营为什么’‘成长成才靠什么’‘强军报国干什么’。真正的上坡路,通常都不好走;好走的路,往往都是下坡路。”
“文职人员要主动对标军人标准,在重大任务中敢于挑起担子,做到‘文职不文弱,上岗即战斗’。”
“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团结协作意识。”
讨论交流环节,7名参训官兵围绕“奋进攻坚怎么看、岗位建功怎么干”主题,结合工作任务开展讨论交流,着力提振状态、提升能力。他们对工作的深入理解和坦率交流,让其他参训官兵深受鼓舞。
“灯芯越拨越亮,道理越辨越明。”益阳军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参训官兵走上讲台,围绕工作谈使命、谈领悟、谈感想,更能促使不同思想交流碰撞,在全体参训人员脑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引导广大官兵锚定目标奋力攻坚、对标先进岗位建功,真正把教育焕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奋斗强军的实践行动。
“这是深学细悟的一周,也是积学储能的一周,是一次生动全面的教育大餐。”参训人员纷纷表示,这次集训在体系性学习、贯通性理解、内在性领会上取得新突破,他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奋进攻坚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在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