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 娴
6月的北疆,烈日炙烤着大地。
结束一天的训练,新疆塔城军分区某边防团新兵连官兵回到宿舍,指导员张建秀给大家展示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湖南省衡南县岐山镇联合中心小学学生寄来的56封慰问信。这群刚刚授衔的新兵,第一次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跨越山海的问候与牵挂,格外地兴奋。张建秀随即组织了一场读信回信活动,战士们互读信件后,在纸上深情写下——
“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但你在信中对边防军人的牵挂,让我更坚定了为祖国戍边守防的决心!”
“祖国的边疆不只有风沙和荒漠,还有美丽的草原和雪山。好好学习,我在边疆等你!”
……
大家将回信一一叠好、装进信封,唯独战士周宇红着眼眶,迟迟无法落笔。原来,他曾在这个学校读书,这些信正是出自他的学弟学妹之手。
周宇幼年丧母,今年2月,临近入伍前,他的父亲也因病离世。命运在周宇身上叠加的苦难,让他一度陷入孤独与迷茫,而自小渴望参军报国的梦想成了支撑他前行的精神力量。
由于特殊的身世和坚定的入伍动机,衡南县人武部的工作人员自然对周宇多了一分关怀。入伍当天,他们像送自家孩子远行一般为他整理行囊、送上祝福。
前不久,衡南县岐山镇联合中心小学邀请衡南县人武部的同志来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在五年级一班的课堂上,听到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事迹时,同学们热泪盈眶。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参军入伍的周宇与自己是校友,大家纷纷提出,想给周宇和他的战友们写封信。
在衡南县人武部的精心组织下,同学们将对边防战士的敬意、对军营的向往写进信里,并附上图画等手工作品,打包成一份满载温情的礼物。
从湖南之南的衡阳,到北疆之北的塔城,这份礼物辗转4000多公里,抵达了周宇所在单位。
再次见到周宇,他已经不复入伍前的内向与沉默。此时的他,笑容灿烂、皮肤黝黑、肌肉健硕,举手投足间透着一名军人应有的干练。
据张建秀介绍,周宇刚到新兵连时,不太合群:训练时埋头跟练,休息时独坐角落,脸上很少有笑容。打开档案,了解周宇的成长经历后,张建秀悄悄安排班长林红、副班长余强关注他的日常表现,帮他尽快融入部队大家庭。
其实,入伍以来,周宇一直被幸福包裹着。刚开始时,只有几个干部骨干知道他的情况,但大家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当着他的面,都在有意回避关于家庭和父母的字眼。即便后来知道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非但没有“另眼相待”,反而经常用他不易觉察的方式默默送上关心和帮助。这些点点滴滴,让周宇刻骨铭心。
铺开信纸、拿起笔,周宇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了。那一刻,他想起父亲生前“好好报国”的叮嘱,想起家乡人武部干部的期盼,想起战友们的帮助,想起学弟学妹们的惦记——
“此心安处是吾乡,军营就是我的家。”
看得出来,步入军营刚几个月的周宇,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港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