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版面

别具特色的1982年式冲锋枪

  • ▲1982年式冲锋枪 ▲1982年式冲锋枪

      1982年式冲锋枪是中国对波兰WZ63冲锋枪(也称为PM63冲锋枪)仿造的产品,曾少量装备中国警察。

      在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中,中国军队缴获了波兰产WZ63冲锋枪,并对该枪进行了研究仿造,命名为1982年式冲锋枪。

      1982年式冲锋枪整体而言,全枪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的特色。该枪由机匣、套筒和弹匣三部分组成,机匣和发射机连为一体,通过隔断螺纹和枪管链接,机匣下方设置有可折叠的前握把,弹匣则放在后握把里面。

      和常见的冲锋枪不同,1982年式冲锋枪没有设计拉机柄,而是采用了类似多数自动手枪的装填方法,射手拉动套筒即可装填(套筒即枪机)。在射手单手负伤的情况下,将该枪的舌状圆弧面抵在硬物上,亦可以单手操作。同时,这个舌状圆弧面还可以起到降低枪口焰及上跳的功能。其采用伸缩枪托,具有使用灵活的特点。

      1982年式冲锋枪采用直弹匣供弹,可选择15发、25发、40发三种容弹量的弹匣供弹。该枪设计有减速机构,可将理论射速控制在650发/分钟以内。该枪没有设置快慢机,而是通过扳机来控制单/连发,射手轻扣扳机即为单发,重扣则为连发,同时后握把左侧上方设置有手动保险机构。

      在生产和使用中,1982年式冲锋枪暴露出加工困难、射击精度差、安全性能差、可靠性不高等缺陷,现已退役。

      该冲锋枪口径9毫米,发射1959年式手枪弹,全枪长583毫米/333毫米(枪托伸出/枪托收缩),枪管长152毫米,使用25发弹匣的时候全枪重1.6千克,有效射程150米。

      (本报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2月25日之前的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浏览
    前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