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陈 静 通讯员 丁时伟
“我们戴上大红花,街坊邻居都很羡慕,这种感觉是拿钱买不到的……”2月中旬,湖南省醴陵市军地联合举办为立功受奖军人军属集中颁奖仪式,19名立功官兵及家属代表登上领奖台,共享这一“高光时刻”。
醴陵市人武部领导介绍,这19名立功受奖官兵均为醴陵籍优秀军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投身强军兴军伟大实践,在各自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受到所在部队的表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和精神风采。
八方捷报随春至,醴陵儿郎立新功。为了让送喜报工作“仪式感满满、荣誉感爆棚”,醴陵市发动各基层武装部统计辖区在外服役官兵立功受奖情况,并与地方相关部门联手第一时间举办集中颁奖仪式,组织家乡媒体、户外电子屏、广告平台和社区精神文明宣传栏展播立功官兵先进事迹,让立功官兵在部队“香起来”、在家乡“亮起来”。
此次颁奖仪式还设置军地领导为立功受奖官兵及家属颁奖、立功受奖官兵代表分享心得体会、预征青年表达参军报国志向等环节,增强了军人军属的自豪感、荣誉感,激发了适龄青年建功军营的信心和决心。
荣立三等功的醴陵籍海军某部战士刘强,作为立功受奖官兵代表登台发言。去年,刘强连续两次随军舰赴远海参加实战化演练,任务中表现突出,年底荣立三等功。谈及感受,他感慨地说:“能作为立功受奖官兵代表发言,我感到无比荣耀,这样的仪式就像无声的号角,催促我今后要更加努力训练,争取再立军功。”
“军功章是你送给爸妈最好的礼物,为你感到骄傲,你要继续努力训练。”立功官兵父亲潘春十分激动,走下领奖台便给儿子潘明视频连线,戴着绶带拿着喜报鼓励儿子要保持谦虚谨慎继续努力。潘明通过电话告诉记者:“现在喜报送得有新意有荣誉感,对父母来说是莫大的光荣,对我而言也是莫大的鼓励,我要把这份尊崇化作动力刻苦训练,绝不辜负家乡的期待。”
以荣誉激发动力,用典型催人奋进。现场军地领导告诉笔者,他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征兵宣传,鼓励预征青年踊跃参军报国,在军营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我从小就梦想参军,现场聆听了立功受奖官兵的先进事迹,我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愿望更强烈了!”醴陵市茶山镇预征大学生青年苏旺深受触动,“榜样就在身边,如果能顺利参军,我要像他们一样,在本职岗位上苦练本领,为家乡人民争光,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家乡走出去的立功受奖官兵,对有志青年来说,既是心中榜样,又是努力方向。”醴陵市人武部领导说。现场的预征青年大学生纷纷表示,将在接下来的考核和役前教育训练中,认真准备,以最好的状态接受祖国的挑选,也更加期待能早日穿上军装,到部队去历练,在军营的大熔炉里淬炼成钢,让家人共享尊崇和荣光。
“让立功受奖者吃香,让牺牲奉献者出彩,这是尊崇军人、崇尚荣誉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激励官兵爱军精武最好的途径。”醴陵市领导告诉笔者,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浸透着官兵们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军属的坚定支持和无私奉献。举办这场集中颁奖仪式,就是要让崇尚荣誉、优待军属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醴陵是一片红色热土,也是革命先辈耿飚、左权、宋时轮、李立三、陈觉等名人志士的故里。醴陵市人武部领导表示,多年来,醴陵市军地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优化完善服务保障制度,通过开展多途径、全方位的拥军优属活动,为军人军属以及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持续推进军人军属荣誉体系建设,积极当好现役军人的“娘家人”,努力营造拥军爱军的浓厚氛围。下一步,他们还将研究把军功章计入城市人才引进认定,把官兵在部队的立功受奖情况作为社区评选文明户的重要条件,给予加分优待。官兵立功受奖、军属作出成绩,都要记入社区档案,营造了军人军属光荣的良好氛围。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