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版面

第75集团军某旅炮兵营

构建目标体系 助力官兵发展

      

      通讯员 黄远利 刘俊磊

      设定一个“小目标”跳一跳、够得着,通过“小目标”的实现逐步增强信心、积累经验;再者,积小胜为大胜,将宏大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不断累积,从而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近日,第75集团军某旅炮兵营反坦克导弹连三班长刘乾龙分享了在“目标墙”设立目标一年期间的经历。“实弹射击打出‘满堂彩’,这是他循序渐进实现7个小目标后取得的成效。”该连指导员刘超亚告诉笔者,刘乾龙在去年实弹射击中,不仅取得发发命中的好成绩,同时还带领全班夺得集团军“实弹射击优胜班”,个人因此荣立了三等功。

      在炮兵营,每个连队显眼位置都竖着一面“目标墙”,犹如黑板般大小,上面贴着密密麻麻的小纸条。它既是连队的一面工作墙,更是官兵心中的一盏灯,承载着努力的方向与心中的目标,点亮前进的道路。

      人人有奋斗小目标,努力实现成长跨越。去年年初,炮兵营党委在筹划新年度工作中时分析感到,基层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必须善于把大目标变小、远目标拉近。他们经多方论证,依据强军目标制定出连队的建设目标:强连队、强支部、强骨干、强战斗力。为每名干部、军士、义务兵制定月度、季度、年度和服役期目标,明确成长路线图。

      “成长路线图的核心是一系列的‘小目标’”。笔者了解到,最初提出制定目标时,该营官兵热情高涨,整体氛围浓厚。然而,有单位与个人在制订目标时却有些好高骛远,甚至不切实际。如:个别全面建设基础较差的连队要求“在旅队基层连队建制比武中拿第一”“实弹演习中打破纪录夺取优秀”等等。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教导员刘桑琦说,如果制定跳起来“摘星星”的目标,实现不了就会打击信心和士气;如果制定一个过小的目标或者已经达到的目标,官兵也不会全力以赴。因此,无论是年度、季度目标,还是月周日目标,都应实事求是。

      积小胜为大胜。为此,他们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目标”部署会,将连队与官兵制订的一些暂时无法实现的目标拆分为“微目标”,通过一个阶段一个时限逐步实现。通过设立“目标墙”,及时公布当前工作重点和大项任务,引导官兵围绕连队建设制定目标,将个人目标晒在“目标墙上”,使个人成长与部队建设达到有机统一。

      日积跬步,以至千里。经过一年的实践摸索,去年,该营被集团军评为了《践行强军目标先进营》。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肖贺分析说,炮兵营的进步源于全员整体进步。这是他们在依据强军目标兴连育人工作中,运用管理学理念,科学的细化目标,把强军责任分解到每个人,人人朝着目标努力,为之而奋斗的结果。

      “目标是舵,标定前进航向;行动是桨,提供奋斗力量。”反坦克导弹连连长蔡超告诉笔者,小目标贴在“目标墙”上,用看得见、摸得着,官兵们围绕小目标前进,形成一股人人有目标追求、天天有动力进步的氛围。前不久,该营围绕“目标墙”邀请官兵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目标故事,通过聆听他人奋斗目标故事,引导官兵强化责任担当。

      “去年,我第一次将小目标张贴在‘目标墙’上,当时我只想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如今,我要拾阶而上,扎实走好自己规划的每一步。”上等兵陶有柱手捧“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优胜个人奖杯站讲台声情并茂地分享了自己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心路历程。回顾成长足迹,陶有柱表示,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班长邓邦贤的帮助。最初设立目标学习理论时,因久久没有进步,曾一度想放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班长帮助我制定了学习计划,引导我从一个个小目标做起,并鼓励我坚持初衷,最终让我有所收获。

      目标引领方向,奋斗成就梦想。该营营长张国强告诉笔者,他们还通过采取“每天小结,督促改进;每周总结,修正目标;循环往复,天天苦练”的工程化方法抓好落实,官兵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赶,全营全面建设天天都在变化,这就是“目标墙”的魅力所在之处。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2月25日之前的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浏览
    前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