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东
刘胡兰烈士的英雄事迹随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而广为人知。在革命老区衡东县也有一对刘胡兰式的英雄小姐妹——李洁、李广,她们比刘胡兰还早19年牺牲,虽然她们的事迹没有像刘胡兰那样传扬天下,却也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三湘儿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道路。
1926年秋,姐姐李洁考入设在衡阳的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当时学校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及立志变革社会的进步师生从事革命活动。李洁在他们的影响下,一边读书,一边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学生自治会编印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蛙鸣》一篇很有见地。她在文中批判那些军阀和政客一意营私、毫无政见、徒发空言,反不如蛙鸣之有意识,并呼吁中国人要为振兴中华而鸣。很快,李洁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妹妹李广在县立女子高等小学读书,也跟姐姐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马日事变”后,衡阳发生“沁日事变”,她们的叔叔李芳桂被捕,和一批批革命同志一样惨遭杀害,在两人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深深的仇恨,并立志要为死难的同志报仇。6月上旬,衡山县委在撤离县城时,书记向钧建立了第一个秘密交通站。8月,县委改组后,由陈芬任书记。中共衡山县委决定派李洁李广姐妹俩担任秘密交通员。当县委宣布建立秘密交通站并委派她俩为秘密交通员的决定时,姐妹俩异口同声保证:“一定不辜负县委的重托,宁愿牺牲自己,绝不泄露党的秘密,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1927年12月21日,国民党的县清乡委员会从邮政局查到一个由衡阳寄到李利升银楼转交李清明收的包裹,包裹里面是一本教科书,从教科书封面夹层中查出关于组织年关暴动的四纸通告。第二天天没亮,县挨户团常备队队长康庆万派团兵围住李利升银楼,砸开铺门,将银楼里里外外,楼上楼下搜了个遍,仅有李洁、李广和母亲三个人,面对敌人的拳头、皮鞭、棍棒等严刑拷打,姐妹俩耳边响起陈芬的教诲“在任何时候都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怕艰难困苦,不向敌人屈服,永远做一个人民的好儿女”。姐妹俩始终保守党的秘密,口中只有钢铁般的三个字:“不知道!”
1928年1月9日凌晨,突然厉声一吼“过堂”,两个刽子手便闯进女牢。李洁、李广知道生命最后的时刻到了,她们不慌不忙整衣衫,梳头发,准备要同这个世界告别。被关在同一牢房的母亲绝望地一跃而起,紧紧护住两个女儿,大声怒斥刽子手:“你们这些没有人性的畜生,要杀就杀我!她们还是孩子,犯了哪条王法?”但刽子手不由分说,把姐妹俩从母亲怀里拖出来。见妈妈悲痛欲绝,李洁劝慰道:“妈妈莫哭,反动派不会放过我们的,我们死了不要紧,共产党还在,革命的火种还在,总有一天我们会胜利的。您要活下来,有朝一日,看敌人的可耻下场!”李广则掏出手帕交给了母亲,里面还包着8枚留有体温的铜板:“妈妈,您老人家养育我们一场,吃了不少苦头,我们再也没有办法报答您的恩情了,这是我俩最后一点孝心,您要多多保重!”
李洁、李广姐妹告别这个阴冷的早晨,也告别了人生的春天,她们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响亮口号,久久地回荡在马王庙坪刑场上空。英雄两姐妹牺牲后,家人把她俩安葬在石湾回澜峰附近的一座小山上,石湾完小、附近村民、李氏后人每年清明都会到烈士墓前祭拜,用鲜花告慰英魂,革命终于成功。
如今,随着衡东烈士纪念园的落成,姐妹俩的遗骸被迁葬入园,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李洁李广姐妹俩的英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