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版面

印度国产航母舰载机“难产”背后

  •       ▲“光辉”Mk1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在“维克兰特”号上起降 ▲“光辉”Mk1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在“维克兰特”号上起降
  • 印度国产航母 舰载机         背后 印度国产航母 舰载机 背后

    阅读提示:近日,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完成了首次舰载机起降测试,参与测试的机型为印度国产“光辉”Mk1以及俄制米格-29K。这意味着,“维克兰特”号自2022年9月2日服役后,在形成战力的道路上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对于印度国产舰载战斗机的未来发展也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自研命运多舛
      早在2003年,印度海军就启动了国产LCA“光辉”轻型舰载机的研发计划。当时,印度海军正在与俄罗斯进行采购以及改装“戈尔什科夫”号的相关事宜。虽然俄罗斯名义上以1美元的价格将该舰出售给印度,却强加了不少的“霸王条款”,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向俄采购米格-29K舰载战斗机,而该型战机在苏联解体后实际上还没有完成全部的研发工作,所以后续所需的资金就要印度方面支付。
      对此,印度海军既无奈,又心有不甘。所以,在印俄最后敲定“戈尔什科夫”号航母采购改装协议之前,印度海军便提出了利用国产LCA“光辉”改装为舰载战斗机的设想。
      不过,冷冰冰的现实给印度海军好好上了一课:印度国产LCA“光辉”的陆基型号原本研发进程就磕磕绊绊,发展舰载型还要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所以,直到2014年底,LCA“光辉”舰载型才完成陆上滑跃起飞测试。于是,印度海军不得不继续采购米格-29K,使其总数达到45架。不过,从交付至今,印度米格-29K总共发生了6起重大事故,已经损失多架。

      选型扑朔迷离
      事实上,印度海军既对俄罗斯米格-29K深感不满,也对印度国自研的舰载战斗机信心不足,于是将更多的期望寄托于向欧美采购性能先进的舰载战斗机。
      早在2017年,印度海军就提出了为已经下水两年的“维克兰特”号国产航母采购57架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即MRCBF项目。简单来说,这就是LCA舰载战斗机的双发放大版。不过,这一项目一度被印度国防部叫停,毕竟当时印度空军的采购项目优先级更高。直到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采购项目敲定并且开始陆续交付后,2021年才同意印度海军重启MRCBF项目。
      印度海军重启MRCBF项目后,美国波音公司和法国达索公司很快就提交了F/A-18E/F“超级大黄蜂”和“阵风”M。对于俄罗斯的米格-29K,印度海军使用得并不满意。此外,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也希望TEDBF隐身舰载战斗机可以参与竞标,但是这个项目只有模型和PPT,印度海军不予考虑。
      因此,MRCBF项目就成了美国F/A-18E/F和法国“阵风”M竞争的舞台。2022年1月,法国迫不及待地将“阵风”M运到印度海军的陆基测试中心,进行滑跃甲板起飞以及拦阻降落试验。美国波音公司则先于2021年8月在本国完成了滑跃起飞测试,并于2022年5月派出F/A-18E/F最新的Blcok3型抵达印度完成起降测试。经过半年的对比测试以及各方最后的博弈,2022年12月,印度海军决定首批采购26架“阵风”M舰载战斗机。

      航母缺陷明显
      其实,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考虑,F/A-18E/F“超级大黄蜂”Blcok3竞标失败不是其自身性能问题,而是印度海军现役航母的致命缺陷导致的。
      印度两艘航母的两部升降机设置在舰岛前后的舷侧,升降平台的尺寸很小,尤其是宽度。米格-29K机翼折叠后的翼展约为7.9米,机长(含空速管)为17.3米,与升降平台尺寸匹配得刚刚好。笔者怀疑当初俄罗斯改装“戈尔什科夫”号(即“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时,很可能就是按照米格-29K的尺寸来设计升降平台大小的。而“维克兰特”号航母虽然是印度所谓自己设计的,升降平台甚至比“维克拉玛蒂亚”号还小。所以,无论是“超级大黄蜂”Blcok3,还是“阵风”M,至少就目前的状态而言都无法在两艘航母的升降机上使用。
      “超级大黄蜂”Blcok3折叠后的翼展为9.94米,机长18.38米,而“维克兰特”号航母升降平台长14米,宽10米,机库门宽8.5米。所以,不要说升降平台尺寸太小,“超级大黄蜂”Blcok3连机库门都出不去。波音公司提出的建议是可以让“超级大黄蜂”Blcok3斜着出机库,但是听上去明显不靠谱。
      相对来说,“阵风”M还有可能匹配,但是也要做“手术”,方案有两种:一是进出机库以及升降时要先拆掉“阵风”M的翼尖挂架,到达飞行甲板或者进入到机库后再装上。另一个方案就是由达索公司为“阵风”M改装一个比较小的可折叠外翼段,只要折叠后能匹配机库门以及升降平台宽度即可。不过,改装设计的费用肯定要由印度海军“买单”。
      单纯从印度“维克兰特”号完成的首次舰载机起降测试看,使用米格-29K是因为之前购买了一定的数量,现在还不得不用;测试“光辉”Mk1,则是印度不愿意放弃国产舰载机的研发。
      (摘自《澎湃新闻》 文/王若鸿)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2月25日之前的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浏览
    前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