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官桥湖畔的融城交响曲

      朱小波

      三四月间的春风里,星城处处繁花似锦。城里的公园樱花在唱主角,城外那就是油菜花们的舞台了。朋友圈一段小伙子骑马看花的小视频,直接把我和小伙伴们拉进了城南暮云街道许兴村的赏花大部队。

      村道上、田垄间,“湘A、湘B、湘C” 牌号的车,把长株潭融城的概念植入了田间地头。我们开着车在田间的水泥道慢慢行,打开车窗,油菜花那略带苦涩的清香就直往鼻子里灌。那位骑马看花的小伙子正好在路边上和人聊天,他的“宝马”低着头在路边地里啃草,棕色的皮毛,壮实、高大,可以看得出主人饲养的精心。“可以骑上去拍个照不?”“当然可以呀。”原来我们同行的一位小伙伴还是他的熟人呢。

      从花田里转出来,我们把车停在了与花海一渠之隔的官桥湖边。下车伊始,本来想着选一张“骑马看花”图在朋友圈晒一下自己的诗意人生,可在环湖的木栈道上走了不到小半圈,我游移的心神就完整地被湖畔特有的风光抓住了:湖的西边葱茏的树木丛后边一列绿皮火车正“铿锵、铿锵”从南往北开过,没过十几分钟,又一列银白色的油罐车“铿锵、铿锵”由北往南开来,我猛然才想起这是大名鼎鼎的京广线呀。湖的另一边从村子从广场上空穿过的是长株潭城际高架铁路,高大的桥墩仿佛就是从农田里长出来的,和油菜花交相辉映。站在湖边远眺,“潇湘八景”之一的昭山就近在眼前,湘江北去,让人无限遐想。看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完美结合,这才是我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呀。

      说起官桥湖,我就要先说说自己第一次到这里的感受:“这也是湖吗?还是这曾经是湖?”那次是天心区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应该是在深秋时节。那时湖畔的禁山子广场才具雏形,大片大片的土地整理得平平整整,在等待着规划中的项目落地。只有这个湖是完工了的项目,虽然湖边的绿化树还没来得及长出新叶,但从湖畔那一圈崭新的木栈道也可看出村民和建设者对湖的珍爱,只是湖里的水位浅得让我惊奇。

      同行做向导的老支书听了我的质疑不惊也不恼,估计初来乍到的人都会有我这惊心一问吧。他先是肯定地说:“是湖,当然是湖呀,在许兴村以上48个冲的水都汇集到这里,然后流到湘江。”紧跟着他又笑着补充:“不过更准确地说吧,这里原是一片低洼田,只有在春季发大水的时候它才会是你想象中水面宽广的湖,通常要十天半个月才会退水,雨下得久了积水个把月的年头也有。”老支书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几次大修撇洪渠往湘江引排水,低洼田才得到了保护,现在看到的湖就是2018年低洼田改造升级的成果。

      花开时节,官桥湖重游,我没想到这一片不起眼的水域会奏出如此让我动心的交响乐。“湖没小,甚至比以前还好看些,只是低洼田回填后会产生什么效果暂时还不晓得呢”,老支书那年的忧虑,终于可以释怀了——现在湖边的禁山子公园以万平方米大草地的“身价”新晋长沙网红露营地,长株潭市民只用30分钟车程,即可脱离城市的红尘喧嚣纵享自然的静谧时光,或者来一次家庭烧烤,或者看一场露天电影,又或者就只是坐坐,让思绪随着那“铿锵、铿锵”的火车奔向远方。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