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忧居”变优居,靠的主心骨|“麓山快评”专栏

      白木

      一座楼龄近60年的四层D级危房,从隐患重重到焕发新生。在此过程中,湘雅路街道、留芳岭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发挥了主心骨的引领作用,成为破局的关键。

      危房原拆原建这种大事儿,单靠老百姓自己?难!张家愁钱,李家怕折腾,王家担心租房没着落……可街道、社区干部一出手,立马不一样。他们就像大管家,变大为小、化繁为简。怕大家吵翻天?摆开桌子开“吐槽大会”,家家提需求,设计师当场改图纸;怕搬迁闹矛盾?干部挽起袖子当跑腿,帮找过渡房,连搬家都搭把手;怕钱袋子不安全?居民自己管账本,三人共管账户,盯着每一分钱花在哪儿。

      值得称道的是,危房蝶变中,从头到尾没搞“一言堂”。拆不拆?大伙儿投票;怎么建?居民派代表盯工地;钱不够?政府补一块,自己凑一块。这简直是给基层民主打了个样——有事儿摊开说,有活儿一起干,有困难齐出力。

      一个社区像一个大家庭。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社区党组织是党联系基层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在社区中发挥领导作用。社区党组织建好建强了,社区工作就有了主心骨。”留芳岭社区D级危房涅槃重生,靠的正是基层党组织这根主心骨。它把政府的力、百姓的心、专业的招全拧成了一股绳,无往而不利。而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