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亚莉
1906年,彭绍辉出生于湖南韶山杨林一贫农家庭。他从小给地主放牛,16岁起当长工。
1925年毛泽东回韶山领导革命,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彭绍辉和其二哥、三哥参加了农民自卫军,四哥彭绍松还是农民协会委员长。1927年初,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到杨林瓦坪做深入调研。在瓦子坪万福亭,毛泽东应邀参加了农协干部会和农协会员大会。毛泽东盛赞农民运动“好得很”,再三嘱咐大家,加强团结,办好农协,打倒土豪劣绅,努力发展农协的大好形势。这一切深深地鼓舞了彭绍辉。“打仗亲兄弟!”得知彭家四兄弟都投身于革命,毛泽东勉励这个一心为贫苦农民谋解放的彭家“老满”要好好干。
“马日事变”后,农民协会被解散,农协会成员被当成“暴徒分子”,土豪劣绅组织挨户团到处捉人杀人。遭受重大挫折之际,彭绍辉一心想参加革命,距离自家瓦子坪仅16华里的韶山冲毛泽东,成为他心目中的引路人。抱着这样的信念,他经韶山、湘潭县城、长沙,直到武汉,始终没找到毛泽东。这个没有出过杨林的农村热血青年,哪里会想到,当时的毛泽东正紧张策划秋收起义。他坚守信念,一路追随,初心不改。
1927年9月,彭绍辉在武汉入伍,成为35军1师1团3营12连的一名士兵。1928年春,成为彭德怀团长手下的一名军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于1928年7月参加了平江起义,并在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他跟随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五军与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在井冈山会师,逐渐成长为毛泽东麾下的得力干将。
国民党蒋介石不甘心三次“围剿”惨败,向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1933年3月中旬,集结6个师的兵力直扑广昌。3月20日,国民党第11师进犯草台岗地区。21日,周恩来、朱德采取“诱敌深入、左右夹击”的战略战术,红三军团实施正面进攻。
“拿下制高点霹雳山,是取得此次反‘围剿’胜利的关键。”红三军团长彭德怀将“草台岗主攻”任务授予红一师。“不拿下这个制高点,我就不下山来。”身为师长,彭绍辉立下军令状。为占领草台岗霹雳山有利地形,他率领先头部队星夜兼程,拂晓前抢占了霹雳山主峰。为使国民党军队飞机不能有效配合地面作战,他率全师指战员实施反冲锋作战,把战斗引向敌军阵地。追击溃逃敌军时,他拾起一支新式步枪,冒着枪林弹雨,亲身到最前沿阵地指挥作战,全师指战员奋勇杀敌,势不可当。战斗中,他左臂不幸连中两弹,骨头被击成几截。在警卫员帮助下,他用绷带包扎伤臂,继续挥师追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歼草台岗之敌,占领敌军主阵地。敌11师师长肖乾重伤,后在南昌一命呜呼。
彭绍辉在这次作战中指挥果敢,机智勇敢,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立下了卓著战功。1933年8月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他二等红星奖章。
由于彭绍辉左臂伤势过重,红军医院3次手术,均告失败,不得不截去他的左臂。“我虽没有了左臂,但还有右臂,而且还很年轻,还能同敌人进行战斗。只要国民党反动派不消灭,我就不离开部队,不离开战场。”面对组织上的照顾,准备安排他去地方工作,彭绍辉慷慨陈词。
对于他的恳切要求,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表示不同意。“身体残废”心向党的他,找到周恩来,要求再上战场。周恩来高度嘉奖这种“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答应了他的请求,勉励他“继续勇敢地战斗,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彭绍辉就这样又回到了红三军团。
此后,他参加长沙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功赫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绍辉历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我国历史上开国上将中两位独臂将军之一。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