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邱小清 余吉原
从驻港部队到湖南安化深山,从退役女兵到“新茶人”,改变的是“阵地”,不变的是初心。湖南益阳90后退役女兵潘桂林,用5年青春奉献军营,退役后立志壮大祖传的茶产业,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以茶为媒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刚过30岁的潘桂林,有着5年的从军经历。20岁时,她光荣入伍,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一员。入伍后经过严格训练,她迅速脱颖而出,相继获得部队优秀学员、优秀士官等荣誉称号。
部队生涯锤炼了潘桂林坚韧不拔的品格。与部队军官杨超结婚生子后,她放弃了闲适的家庭生活,夫妻二人携手,从城市回到安化老家,协助已是花甲之年的父亲传承祖业,齐心协力经营祖传的1000亩茶山、600亩茶园。
守正创新是大多数90后创业者的必备品格,潘桂林亦如此。她计划把茶厂办成一个百年茶企,在继承父亲做茶理念的同时,尝试摆脱一些落后的工艺,坚持做好茶。起初,她想教附近村民新的茶树种植培育方法,以提高茶叶产量,增加茶农收入。几位老伯伯却说:“你年纪轻轻,一没种过地,二没采过茶,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哩,算了吧。”听了这话,潘桂林并不气馁,她用一年多的时间学习茶叶的种植、采摘、销售技术,结合在茶园、工厂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了高品质的天尖茶,口碑和市场反响都不错,私人订制的订单也多了起来。
经过5年的努力,潘桂林的安化县安蓉茶业有限公司整合了3500亩茶园,建立起了一条“农户+茶厂+直播平台+客户”的完整产销链条。为了让附近的茶农稳定增加收入,她为茶农全年收入托底,平时按月工资3000多元或每日150元工资请村民采茶制茶,并配专车接送和提供中餐。“我们以前每年只有几千元的收入,近两年来在茶厂做事,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还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种茶、制茶技术,现在年收入增加了3万多元。”茶厂员工许珍辉说道。至今,公司还帮助了46户茶农解决了茶叶销售难的问题,平均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左右。
2021年,潘桂林创建了“退役军人之家”,为村里的退役军人提供技术培训和补贴;成立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定期为附近的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提供帮扶。
迄今为止,潘桂林的茶厂连续3年被评为益阳市龙头企业,茶园被评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益阳市最美生态茶园”“生态有机茶园”“绿色茶园基地”。目前,公司正投入数千万元,扩建现代化工艺制茶车间和一栋旅游宾馆,预计今年8月完工,可提供从采茶、制茶、品茶、卖茶和参观游览、吃住一整套服务。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她将5年的青春献给了军营,下一个5年甚至10年,她将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勇毅前行,为夯实茶旅文化内涵、带领当地村民共同致富奉献力量。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