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明
在我参加工作的24个年头里,前15年在空军某部服役,转业后一直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工作环境由一线部队的战训场转移到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主阵地,工作职责由捍卫国防安全转换到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工作角色由一名空军部队指战员转变为一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
回望军旅生涯,军营“大熔炉”的淬炼,让我终身受益。优良的军队传统培养了军人崇高的使命追求,紧张的军队生活锤炼了军人顽强的意志品质,严明的军队纪律锻造了军人过硬的作风素养,真挚的军队情谊涵养了军人深沉的家国情怀,这是我军旅的成长时刻。
回望军旅生涯,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国防事业,让我引以为傲。曾在基层连队和师、团级政治机关得到历练,曾作为全团新式装备列装后第一个荣立二等功的地勤干部而跻身空军“霹雳中队”荣誉室,曾作为基层先进代表而当选师、团党代会党代表,这是我军旅的光荣时刻。
回望军旅生涯,军营中点点滴滴的“趣”事,让我会心一笑。在部队,无论年龄大小,战友间的习惯称呼是“老+姓氏”。所以,我从18岁入伍,就开始被战友们称作“老李”。直至今日,虽已到地方工作多年,战友相见,“老李”仍是最亲切的称呼,这是我军旅的温馨时刻。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正如歌中所唱,人生最美是军旅,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有一种人生叫军旅人生,有一种感情叫战友深情。如今,我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新兵”,虽然戎装已脱,但军魂依旧熔铸在心,我将本色不改,继续战斗。
讲政治,把听党指挥的“灵魂”带过来。听党指挥既是不变的军魂,也是宣传部门干部的根本要求。作为党的喉舌,自觉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过来,做到理想信念不偏,事业追求不变,工作标准不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像党指挥枪一样,讲党性、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发声。
强素质,把能打胜仗的“核心”带过来。敢于胜利既是军人的精神品质,也是对新时代宣传干部的内在要求。作为奔涌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河流里的“后浪”,我自觉把敢于突破、敢打硬仗、敢于冲锋的精神带过来,主动适应环境、转换角色、强化能力,遇到新课题,就要勤于学习,善于钻研;遇到新困难,就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到新挑战,就要立足实际,改革创新;遇到挫折,就要百折不挠、永不放弃,从而实现“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重实干,把作风优良的“保证”带过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自觉把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不讲价钱的优良作风带过来、发扬下去,打赢这场争夺人心、凝聚力量的硬仗。只要投身当前这个踔厉奋发的伟大新时代,珍惜我们这条团结奋进的宣传思想战线,立足本职工作,保持奋斗的姿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把自己交给工作,把进步交给组织,把个人事业融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中,就一定能成功续写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老兵新传”。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