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北斗星光”触手可及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开幕,从天空到身边的应用场景无处不在●全国首个北斗领域的实验室联盟成立,总部位于湖南湘江新区

  •   作为本次峰会的“重头戏”之一,汇聚了机器人、中大型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的北斗规模应用场景示范展吸引了不少目光。图为展台上进行“北斗+”远程施工演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数邑 摄   作为本次峰会的“重头戏”之一,汇聚了机器人、中大型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的北斗规模应用场景示范展吸引了不少目光。图为展台上进行“北斗+”远程施工演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数邑 摄
  •   扫码看辣视频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开幕   扫码看辣视频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开幕
  •   扫码看辣视频看北斗规模应用场景示范展   扫码看辣视频看北斗规模应用场景示范展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贾凯清 范宏欢

      北斗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一场国际峰会告诉我们,曾经的“天空北斗”已经悄然走到我们身边。

      9月24日,以“同世界·共北斗——智联时空”为主题的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现场集中发布了33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北斗相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还举行了重大北斗项目签约仪式,22个项目集中签约。

      当天,全国首个北斗领域的实验室联盟成立,总部位于湖南湘江新区。

      作为本次峰会的“重头戏”之一,汇聚了机器人、中大型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的北斗规模应用场景示范展吸引了不少目光。从“陆、海、空、天”全领域高端装备,到日常高频使用的定位服务,北斗正以“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应用魅力为各行各业深度赋能。

      从天空到身边:“北斗星光”融入生活肌理

      打开“北斗千行”小程序,即可精准查找并解锁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共享电动自行车,骑行结束后,在停车点位落锁停车,实现精准停放、安全驾驶、预警提示等功能;

      北斗赋能的无人驾驶智能清扫车,可自主避障、自主识别垃圾,实现全过程自主无人作业,跟传统车辆相比,环卫作业模式效率可以提升20%以上,整个综合运营成本可降低近20%;

      利用北斗定位的高精度车载式巡检设备,可实现燃气微小泄漏、精准定位、甲乙烷浓度的实时可视化展示及泄漏类型区分,燃气安全可以更好地防患于未“燃”。

      ……

      走进充满“北斗星光”的场景示范展,总体成就展、海外应用展与未来时空展三大展区相互呼应,室内与室外两大板块汇聚了上千个应用场景,众多企业带来的北斗产品与应用成果琳琅满目,科技气息十足。天空的北斗,正成为守护城市的一道利器,不断融入城市肌理,赋能百姓日常生活。

      本次峰会发布的《北斗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年)》显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加速融入普通民众生活,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共享出行等领域落地产品日益丰富,在各类终端中占比超七成。

      从中国到世界:为全球发展贡献“北斗智慧”

      造福中国,惠及全球。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理念,北斗系统面向全球免费提供公开服务,以优质多样、安全可靠收获了广泛信任。

      本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首次设立省级展馆,湖南、山东、江西、浙江四省及广州、成都、武汉、郑州、沈阳、广州、苏州、石家庄、雄安新区、大理、沧州等29个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城组团参会参展,覆盖东、中、西部多个省份和重点区域。

      在湖南展区,来自希迪智驾、揽月机电、航天环宇、长沙北斗研究院、金维集电等重点优势企业的北斗应用产品纷纷亮相,展现了湖南北斗应用形成的“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全产业链。

      埃及的农田里,当地工人正用湖南生产的北斗农机在沙漠里种小麦。据埃及农业部门的统计,通过北斗厘米级定位,指导农机在沙漠农田按预设间距播种,可使小麦亩产从280公斤提升至400公斤(增幅42.8%),接近尼罗河谷地平均产量。

      中国的北斗,更是世界的北斗。截至2025年,北斗产品及服务已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土地确权、精准农业等方案在东盟、南亚、非洲等地区成功应用,更全面进入11个国际组织标准体系,成为联合国认可的核心供应商。

      而北斗产业的出海之路,正从单一设备出口迈向解决方案输出与生态体系共建的新阶段。北斗正在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精准时空纽带,将“中国智慧”转化为全球共享的发展动力。

      从现在到未来:为具身智能背上“时空算力”

      替外卖员将外卖精准送到顾客手中、陪同园区来访者准确到达目的地、在园区巡逻时自主判断异常情况并上报到监控平台……如今,这些事情在北斗系统的帮助下,都能由机器人独立完成。

      展会现场,一个背着“书包”的人形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这款机器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青龙”。它的“书包”中装的不是书本,而是“时空算力”。

      这款“时空算力背包”,是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研发的集成时空感知与端侧算力的机器人行动中枢。机器人只要背上这款背包,就拥有了精准的时空智能感知能力,让机器人真正从室内走向室外。

      而在浙江省展区,搭载了北斗模块与多类传感器的四足机器人同样赚足了眼球。它不仅能完成360度空翻、攀爬50度陡坡等灵活动作,还可实现变电站自主巡检、仪表识别与高温检测,且准确率超95%,兼顾“灵活性”与“专业性”。

      人形机器人发展至今,核心难点是把数字驱动指令转化为物理世界的精准操作。而北斗系统的加持,如同给这类机器人安上了一个能够感知时空的“小脑”,引领具身智能加速迈向未来。

      当天空的北斗落入身边,当智慧的能量深入各行各业,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以“全链条、全场景、可视化、国际化”的展示阵容,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智联时空下的深刻变革。

      未来,湖南将全力推动北斗产业和规模应用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提供有力支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