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来 仰天湖小学校园记者站2302班 指导老师:解新辉
前不久,我前往浏阳博物馆参观。展厅里静悄悄的,突然,我听见“唰”的一声,原来是展柜里一把大刀亮出刀刃,骄傲地对我说:“我们浏阳的赤卫队可厉害了!1927年秋天,我们跟着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农民伯伯握着我们打土豪、分田地,可解气了!”墙壁上,“湘赣边秋收起义形势图”中的红色箭头,正从浏阳兵分几路指向江西各地。
“哎哟,我这把枪上年纪了。”一把锈迹斑斑的步枪叹了口气。这是一把步枪,此刻竟像老朋友般“开口”了!“枪老,您当年可是立了大功啊!”旁边一把铜质匕首闪着冷冽的光,接过话茬,“那把大刀比您还晚出生呢!1927年8月1日,您在南昌和战士们一起,打响了革命第一枪,多威风!”
步枪挺了挺身子:“是啊,那时候我们可威风了!不过要说打仗,在那之后的20余年战争岁月,我的后辈们更加艰苦。”旁边一支枪的枪身上还留着弹孔和血迹,它轻声补充道:“穿着草鞋的战士们扛着我们走完了长征,凭着‘小米加步枪’的韧劲,硬是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反动军队。”
“砰”的一声,一颗手榴弹跳了起来,大声说:“我们什么时候去天心阁看看吧,那里还有文夕大火的警世钟!”所有兵器都响应起来,说:“好的,好的,咱们一起去。”
回家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直回响着兵器们的对话。这些历史见证者,用它们身上的伤痕告诉我们:历史是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