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11日至1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深入粤港澳大湾区招商考察,先后与比亚迪、惠科、华为、格力、广汽等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推动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
在这场企业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比亚迪、惠科、华为、格力、广汽——“华南五虎”齐聚星城,绝非偶然。他们以战略眼光择址布局,以创新动能反哺热土,与长沙一流的营商环境、前瞻的产业规划同频共振。即日起,本报推出“华南虎啸星城”系列报道,解码龙头企业与长沙相互成就的“长沙模式”,探寻新一线城市产业崛起的深层逻辑。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游
2025年盛夏,雨花经开区,一辆崭新的腾势D9缓缓驶下生产线。这是比亚迪长沙基地生产的第25万台腾势D9,也是全球首款达成这一量产规模的新能源MPV。从中国MPV冠军到世界新能源MPV冠军,腾势D9的“长沙造”身份,正成为比亚迪全球化战略中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
而这一切,源于16年前那个决定——比亚迪落户长沙。
战略落子,全链布局:
16年深耕铸就“新能源虎”大本营
2009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在国家政策东风的吹拂下,各大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赛道。也正是在这一年,武广高铁正式通车,长沙作为中部枢纽的区位优势骤然凸显。
“当时我们看中的不仅是长沙的交通优势,更是政府的诚意和决心。”比亚迪长沙项目负责人回忆道。为了迎接比亚迪落户,雨花经开区组织骨干力量,仅用53天就完成了2500亩土地的腾地工作。“这样的速度,让我们看到了长沙的决心。”
然而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占地大、税收少,是不是一笔亏本买卖?”面对这些声音,长沙市的招商干部在会上坚定回应:“看项目不能只看眼前税收,要引进符合国家战略、对子孙后代有益、有市场驱动力的大项目、好项目!”
时间给出了最好的回答。2009年,比亚迪落子长沙雨花区,建起其在华中首个新能源汽车基地。十六载春秋,从最初的一片荒地到如今六大基地协同发力,比亚迪在长沙完成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产业蜕变。
从位于雨花区的长沙比亚迪汽车到位于宁乡市的长沙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再到位于望城区的长沙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和2022年布局长沙县的新基地,比亚迪在长沙布局六大基地,覆盖了从整车、电池到电子的关键产业链环节,形成了研发、生产、供应与市场无缝衔接的协同网络,构建起了一个高度自主、深度协同、极具韧性的垂直整合生态圈。
政企同心,双向赋能:
长沙土壤孕育“比亚迪模式”
如果说比亚迪首次落地长沙或许带有偶然因素,那此后十余年持续追加投资、连续铺排项目,这就不是一种偶然。这说明企业对地方政府百分百的信任,也说明企业对一个区域未来发展百分百的信心。
“真的没想到,一次都不用跑!”2025年7月,比亚迪在办理监事变更登记时,再次体验到了长沙的高效服务:材料线上审核、缺项后续补交,全程“一次办结”。这样的政务效率,正是长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而更让企业感到暖心的,是这种服务并非个例,早已融入日常。
每年春节过后,往往是制造企业面临“用工荒”难题之时。然而在长沙,这一难题有了新的解法。由市、区人社部门牵头组织的“返工直通车”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大巴车从省内各市州的县城、乡镇出发,跨越数百公里,“点对点”地将工人从家门口直接送至比亚迪的厂门口。这不仅保障了企业的及时复工,更让员工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真正实现了“出门上车、下车进厂”。
这种主动靠前的服务理念,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就已显现。当时,比亚迪虽早早复工,但地处湖北的供应链几近中断。雨花经开区在多个省级部门的支持下,六天之内协调50余台卡车,将关键设备和物料安全运抵长沙,保障了企业不断链、不停产。也正是这次“雪中送炭”,让比亚迪高层深感长沙的可靠与担当,从而将新项目洽谈的首选地放在了这里。
抓项目,更抓落地。2021年,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工厂项目从启建到投产仅用半年,再次刷新了“长沙速度”。如今,这里每3分钟有一台电机下线,月产六万套电动总成,成为比亚迪全国唯一的超级混动系统生产基地。
从疫情时的紧急纾困,到每年的用工保障,再到日常的高效审批,长沙以一套“组合拳”式的服务,诠释了何为“一流的营商环境”。比亚迪长沙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这里的服务总能想到企业前面,做到企业心里。这种被读懂、被支持的感觉,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搞研发、抓生产。”
人才是发展的基石。长沙依托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资源,通过“产教融合”项目精准培养技能型劳动者,为企业持续注入创新活力。政策与人才的双重支撑,让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在长沙这片沃土上得以完美实践,茁壮成长。
星城智造,驶向全球:
从雨花下线到世界舞台
2025年4月,一批崭新的新能源汽车从长沙启运巴西。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采用了创新的“分箱发运”模式——车身和锂电池分开包装运输。在长沙海关和郑州海关的联动监管下,这批货物节省了7天运输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和安全隐患,该出口模式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而更让“长沙造”闪耀世界的,是腾势D9的全球征程。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这款高端新能源MPV连续数月登顶销量榜首;在新加坡,其起售价超过160万元人民币,超越了传统的丰田埃尔法;在港澳地区,它拿下了新能源MPV销量冠军的宝座。
据统计,上半年,湖南省民营企业出口电动汽车54亿元,其中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出口占比超八成,保持增长58.6%。如今,“长沙造”正以高端、智能、绿色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的新高度。
站在新的起点上,比亚迪与长沙的故事仍在续写。十六年的双向奔赴,不仅造就了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标杆,更书写了一段政企同心、共创辉煌的佳话。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新能源虎”正以更猛的势头,啸响星城,奔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