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特别报道(04)

返回版面

在“行走的课堂”对话未来更好的自己

长沙市中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在城市地标、文化场馆、非遗工坊、科技现场开讲

      长沙晚报8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 通讯员 吴任美)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26日下午,长沙市中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活动在长沙市少年宫举行。

      本次“开学第一课”以“立志勤学少年强”为主题,创新采用“生活中的思政课”形式,由优秀的青年党员带领少先队员和团员走出课堂,走进城市地标、文化场馆、非遗工坊、科技现场,开展一场“行走式”沉浸式学习体验。

      “开学第一课”分为“爱党爱国 少年有志”“勤奋好学 不负韶华”“全面发展 向上向善”等3个篇章:在橘子洲“恰同学少年”剧场,学生们沉浸式体验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沁园春·长沙》创作百年为背景的思政课堂,重温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先驱在长沙立志救国的青春岁月;在音诗画节目《少年志·家国心》深情朗诵与红色记忆交织的氛围中,新时代青少年的崇高理想与爱国情怀被激发;走进邬建美湘绣艺术工作室与李艳刺绣艺术馆,学生们聆听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邬建美、新生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昌妮讲述湘绣匠心精神与文化创新故事;节目《湘韵新声》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少年共演戏曲经典,尽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与活力;在湖南博物院与宏瑞文博集团,学生们通过三维重构与数字化体验“走近”两千年前的T形帛画,感受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情景讲述《致未来的自己》以“时空邮局”为舞台设定,常梓涵、袁鑫凯、刘静远等“新时代好少年”代表投递象征成长心声的“信件”,用“写给未来的自己”这一方式,展开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对话……

      整场课程打破传统主持结构,采用场景化对话、实地演绎和故事化讲述的方式,融合思政教学、现场节目与多媒体手段于一体,通过VCR、灯光、音效等精心编排,构建起一堂紧凑流畅、连贯自然、情景交融的“大思政课”,令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深度感知信仰力量、文化底蕴与时代脉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可通过“文明长沙”“长沙教育”“青春长沙”“长沙未成年人保护”等新媒体平台线上收看,同上一堂思想深邃、情感真挚、形式新颖的沉浸式思政课。

      本次活动由省文明办、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主办,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市少年宫协办。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在浙江宁波联合举办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组)优秀少年儿童的先进事迹。其中,来自长沙的刘静远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26日刘静远在现场获颁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奖杯并获赠学习礼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