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烟火深处桃花源

      许立君

      武陵人的桨声,早已湮没在千年溪水中。那落英缤纷的幽径、豁然洞开的微光,仿佛只是陶令公砚台里一滴未干的墨。当炊烟在远山青黛间袅袅升起时,有心者总能看见,那洞天并未真正闭合,它正以另一种形式,栖身于人间待客的暖意里。

      你不必真循着渔人的旧踪,也无须苦苦寻觅那“仿佛若有光”的山口,只待一扇柴扉轻启,眼前出现铅华洗尽的容颜,千万树桃花随风摇曳,诗意直铺天边。

      这便是桃花源的门户了。主人不言“久仰”,不问来处,仿佛你并非初临的客子,而是少小离家、老大归来的邻人。此间无寒暄虚礼,只有一句:“来了,正好!新酿的酒刚开坛。”

      待客的席设在老桑树下,粗陶碗盛着琥珀色的春醪,那是用山泉、落英与漫长寂静酿成的岁月滋味。案上并无珍馐罗列,不过鸡鸭鱼肉、鲜果时蔬,皆是土地与流水最本真的馈赠。主人布菜,如同梳理自家园中的豆苗,自然得不带一丝刻意。“设酒杀鸡作食”的古风,此刻正褪去文本的墨色,化作灶膛里“噼啪”燃烧的松枝,成为陶釜中“咕嘟”升腾的暖雾。席间话语不多,主人只偶尔说起哪株桃树今春开得格外好,哪片竹林昨夜新发了笋……言语如溪水淌过卵石,清浅却自带深意。你饮一口酒,齿颊间竟似消融了千年前那片不肯凋零的桃花。

      孩童是不怕生的,他们从屋角竹影里钻出来,随手递上新摘的莲蓬,乌溜溜的眼珠映着你的身影。黄发老者倚杖笑看,皱纹里漾出洞穿世事的慈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隔世之感在这时并非疏离,反倒成为一种自在的默契——不问浮名,不究来路,只认当下这一碗温热酒浆里的相逢。

      酒至微醺,暮色便浸透了林梢。主人并不虚留,亦不探问你将行何方,只默默点亮一盏竹篾灯笼递来。暖黄的光晕推开渐浓的夜色,恰似当年渔人离去时,洞口那缕不舍湮灭的光。不再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咛,灯笼柄上栖留的掌温似在启示:有些熨帖心灵的暖,如同桃花源本身,需以心为径,方得再访。

      你提灯而行,身后柴扉轻掩,却无闭锁之声,只有混着酒香、炊烟与草木清气的风,悄然萦绕襟袖,如影随形。此时方悟: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意义原不在寻那孤绝缥缈的遗世洞天。桃花源里,烟火深处,男女老幼豁然开朗后的倾心相待,以及这一扇不设心防的门、那一盏不问归期的灯,便是凡俗人间最珍贵的温暖与接纳。纵使前路再无标记的落英,也总有一隅桑竹墟,肯以秦时明月,濯你一身仆仆风尘。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