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德文
这些碎片化的旧器物
看见我们时,已等了几千年
在玻璃展柜的微光中
我们逆流回望
像反刍的牛群,
站在时光深处
悉心咀嚼那些来自过去的
也通往未来的细节
城头山的稻种撒满了三湘四水
秦简残片上记录了
殷商人南下的足迹
大禾人面方鼎里
流淌着叩拜祭祀的余温
大厅内,灯光暗淡
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隐隐约约中又仿佛看见了自己
从博物院出来,这世间
仿若已过去了上万年
我不知道拿什么来为它们称重
这些拼凑起来的岁月
修复过的时空
总在喋喋不休地告诉我
它们的价值,它们的意义
大禾人面青铜四方鼎
我知道它从哪里来
在宁乡黄材的一个小山村
不知沉睡了多长岁月
被一个无心的村民解封了黑暗
纯属偶然。又送至废品站
再到金属回收点
几经周折,已折腾成了时光里的碎片
直至送到冶炼厂的炉膛前
终于有人把它救下,一点一点拼凑出
殷商时代的出土文物
四面有人脸,总是眼观四方
这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有人脸的青铜鼎
后人把它命名为大禾人面青铜四方鼎
我知道它的用处
是殷商人借助它
和神明交流沟通的圣物
殷商人相信天地之间有神明
那时候有神明
东南西北都有神明
因此,鼎的四面都能看到
星辰历象,礼、义、爱、仁、忠
天地神祠所司所掌一一匹配
殷商人敬畏生,敬畏死,敬畏神明
跪拜方鼎,他们祭祀或者占卜
四方皆为尊,万物通灵
这个方鼎早已谙熟了寒冷和辽阔
懂得寂静,习惯沉默
在博物馆的橱窗里
人们常惊叹于它的工艺
透过橱窗,我仿佛看到了
殷商人向它三叩九拜的场景
今天,人类的足迹已达火星
荒凉的火星上没人居住
我还是相信天外有天
举头三尺有神明
那些藏在鼎纹褶皱里的余温
还在尽职尽责
像照拂殷商一样照拂今时今日
素纱单衣
那么轻,那么重
依然完好的素纱单衣
那么美丽,又那么苍老
最为轻柔的蚕丝
它们都有高贵的本质
精致而细密的织造
丝丝相连
让时空纠缠在一起
素纱单衣下
是袅袅笙歌,穿越千年
仿佛还有余音
揪动着每根丝线的神经
那么重,那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