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2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 通讯员 胡鸽)2月19日,长沙经开区在2025年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正式发布“1+N”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通过“1个主政策+多个细分专项政策”的协同模式,实现“系统施策”与“精准赋能”的双向发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撑,助力园区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中加速前行。
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最高给予500万元奖补
据介绍,“1+N”政策体系里,主政策“1”是《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该主政策紧密围绕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提质升级、支持高水平开放、支持企业绿色发展以及支持金融服务制造业发展这六大关键领域,精心谋划并提出了30条详尽举措,为园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条款主要从研发投入、平台创建、成果转化、生态完善等方面,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最高给予500万元、研发投入破零倍增最高200万元奖补。支持未来产业发展条款主要聚焦新增长点、应用场景、标志产品、基础配套和标准制定,奖励未来产业产品销售增量最高1000万元、场景示范项目最高100万元。支持企业提质升级条款主要聚焦有效投资、能级提升、亩均效益提升、上台阶发展,奖励企业提级发展最高100万元、设备更新最高1000万元、上台阶发展累计最高2000万元。支持企业高水平开放条款主要聚焦外资外贸破零倍增、对非贸易,奖励进出口破零倍增和对非贸易每年最高500万元、重大外资外贸项目每年最高2000万元。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条款主要聚焦循环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环境管理能力提升,奖励再制造或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最高100万元,国家绿色制造企业最高50万元。支持金融服务制造业发展条款主要聚焦基金和持牌金融机构落户、投资项目,科创基金最低0.4倍返投+子基金最高70%配资+60%风险容忍,基金最高500万元/年投资奖励。
对新引进龙头企业给予最高亿元奖励
首批推出的四大细分专项政策,是针对不同领域的精准施策,为企业提供“靶向式”支持,分别为《关于支持生物制造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培育科创企业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满天星计划”(试行)》《关于进一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若干政策(试行)》。
《关于支持生物制造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主要聚焦生物制造和医疗器械企业成长、技术产品研发、国际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和特色产业园建设,对新引进的龙头企业给予最高1亿元奖励;对生物制造新技术研发,按照40%最高1000万元支持。
《培育科创企业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满天星计划”(试行)》主要聚焦孵化平台能级提升、成果转化加速、特色产业集聚、大学生创业陪跑、金融助力成长、创业服务提质,大学生创业项目可领5万元至20万元补贴,科创孵化平台升级最高支持100万元。
《关于进一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的若干措施》突出科技、人才、双创协同发力,领军型顶尖人才最高支持1亿元,青年博士可获103万元生活补贴,能工匠5000元晋级奖励,提供住房补贴、配偶就业支持、子女教育补助及父母康养津贴等全方位支持。
《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若干政策(试行)》聚焦知识产权转化、保护和服务,高价值专利组合布局最高30万元支持,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最高20万元支持,企业购买知识产权保险的首年保费全额补助。
值得关注的是,细分政策并非一成不变,将始终保持动态拓展。秉持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稳健原则,持续为“1+N”政策体系添砖加瓦,不断优化完善、精准契合产业发展的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