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首破1.5万亿,长沙经济攀高逐新

制造业“量质齐升”,消费市场持续火热,长沙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68.78亿元,比上年增长5.0%

  •   制图/王斌   制图/王斌

      长沙晚报2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周丛笑 通讯员 王静)2024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5万亿元!2月19日,记者从长沙市统计局获悉这一让人信心倍增的数据。据了解,2024年,长沙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经济总量取得突破,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总量取得突破

      从2017年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到2022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再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5万亿元,近年来长沙攀高逐新的步履始终不停。

      经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68.78亿元,在全省的首位度为28.7%;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增速与全国持平,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

      智能制造之城、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网红城市、夜经济之都、“永不打烊”……这些广为人知的城市标签里,蕴藏着长沙首破1.5万亿元的“密码”。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5.0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457.05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9326.70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2%、35.7%和61.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45.6%和51.7%。

      当然,作为新一线城市、全国特大城市,长沙的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产品供应相对充足。

      数据显示,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4.98亿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产量213.5万吨,比上年增长0.3%;蔬菜产量631.4万吨,比上年增长3.8%。

      工业支撑作用明显

      制造业是长沙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2024年,长沙制造业跑出“量质齐升”加速度,经济稳增长“定盘星”作用明显。

      数据显示,一方面,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8和2.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则是行业增长面广,全市规模工业37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3.0%。

      仔细分析数据还能看到,长沙的工业结构正在不断向新,除了工程机械、汽车等主导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外,一批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持续增强。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4%、14.3%和49.1%,合计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长沙以“两清单两增量”为主抓手,扎实开展园区制造业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强化园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

      效果体现在数据上,就是园区的贡献度提高。数据显示,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8%,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2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74.9%。

      消费复苏投资提升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

      2024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长沙苦练内功,烧旺了消费这把“火”。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7.71亿元,比上年增长4.2%,高于全国增速0.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增速1.2个百分点。

      举一个例子,你就能感受到长沙消费的“火”:得益于“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的大力发展,湖南首个永旺梦乐城、湖南首座万象城,以及句象书店、Peet's Coffee等一批品牌首店,在2024年都成为了长沙市民生活中的“小幸福”“小确幸”。

      特别是2024年以来,长沙积极开展以旧换新活动,长沙的汽车、家电等消费市场堪称“火爆”。其中,长沙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5%,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3个百分点,汽车消费快速增长;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9%,重点商品销售增加。

      再来看投资。长沙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从年初到岁末,招商引资始终是长沙广大干群全力以赴、不懈奋斗的中心工作之一。

      数据显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增速比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对全市投资发挥支撑作用,制造业投资增长14.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2.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4.1%。分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增长11.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9%,生态环境投资增长43.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