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版面

春节前后,湖南多地开展送喜报活动——

让喜报更喜庆

  •   ▲给荣立“二等功”的欧阳仪送喜报现场    邓圆圆/摄   ▲给荣立“二等功”的欧阳仪送喜报现场 邓圆圆/摄

      本报记者   李银林


      喜报,一头连着军人荣誉,一头连着军属荣光;一头连着军人士气,一头连着军属牵挂。在一年中最喜庆的春节来临之际,湖南各地送立功喜报工作陆续展开。为了让喜报热闹送、送到位,湖南军地各单位迅速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排面,将一份份立功喜报送到军人家中,真正把喜报送出“喜气”来,让送喜报成为军人安心服役的“加油站”、军属倍感荣耀的“勋章盒”、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的“起跑点”。

      温暖兵心,激励斗志

      咚咚锵、咚咚锵……春节前夕,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在鲜艳的横幅烘托下,驻湘某部队、会同县人民政府、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成送喜报小分队,来到若水镇鲁冲村现役军人黄生林家中,向军人军属颁发喜报和“二等功臣之家”牌匾,并送上奖励金。闻讯而来的家乡父老纷纷赶来,他们点燃炮竹,送来祝福,以家乡人最质朴的方式对这一“二等功臣”之家表示祝贺。一时间,全村鞭炮齐鸣,热闹非凡,一片祥和。

      享受着“专属的荣光”,黄生林的姐姐黄凤平十分激动,“我弟弟从小就想当兵,现在梦想实现了,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好男儿志在四方,希望他以后还是要踏踏实实,不断努力前行,践行军人的职责。”

      喜报传温暖,荣耀催奋进。能够给家乡父母增光添彩,黄生林也十分开心,他动情地说道:“我一定珍惜荣誉、倍加勤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喜报承载军人荣光,送喜报越有氛围感,越能激发官兵的强军动力。湖南是一片红色热土,历来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湖南将送喜报工作作为提升军人尊崇感的有力措施,敲锣打鼓把立功喜报送到官兵家里,打通了荣誉返乡的“最后一公里”,让官兵心中的荣誉之火更加旺盛、备战打仗的动力更加充盈。

      家门连着营门,军属牵动军心。“鹏伢子立功了!”1月20日下午,资阳区新桥河镇的小山村里响起了震天的鞭炮和锣鼓声。资阳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现役部队代表组成的送喜报小组,一同来到荣立三等功的现役军人罗鹏家中,为功臣家庭送上立功喜报和奖励金。听说家乡儿郎立功受奖,乡亲们纷纷赶来恭喜。罗鹏因战备需要,没有回家过年,但他得知送喜报当天家里如此热闹时,他表示,在部队一定会更加刻苦训练,争取再立新功,不辜负家乡父老的期盼。

      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温暖着广大官兵的心。近日,资兴市人武部联合资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组成“报喜团”,为荣立三等功的现役军人蒋星平送去喜报和慰问金。在此次“报喜团”中,还有湖南千惠物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听说公司所辖范围内有荣立军功的同志后,立即与双拥部门达成协议,凡是居住在该公司辖区的立功军人家庭,都可减免两年物业费。“感谢家乡父老对我的鼓励、支持和厚爱,我一定好好干!”家人告知远在部队的蒋星平这一喜讯后,蒋星平当即跟家乡父老立下了“军令状”。

      共享尊崇,共沐荣光

      “看到这份喜报,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高兴。建波在部队里能够取得这样的荣誉,是他用汗水和努力换来的。我为他感到骄傲,也感谢部队对他的培养。”2月7日一大早,家住中方县的希建波的妻子就在家中翘首以盼。当她亲手接过沉甸甸的军功章,她仿佛看到了丈夫的付出,不禁湿了眼眶。现场掌声雷动,围观群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荣耀时刻。据悉,因在工作训练中表现卓越,希建波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评为“练兵备战先进个人”,他也是湖南省军区2024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军人。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这份荣光,属于立功受奖的军人,也属于在他们身后默默付出的军属。

      日前,在芙蓉区军地联合送喜报现场,热热闹闹的氛围以及满满当当的仪式,让荣立三等功的火箭军某部现役军人杨博涵的父母十分感动。他们眼里噙满了泪水,脸上却笑开了花。杨博涵看到父母开心,感慨地说道:“我们是双军人家庭,平时都是我的父母帮忙带小孩。去年我和我媳妇都荣立了三等功,这份军功章有我们的一半,也有我们父母的一半。”

      镜头一转,在洪江市一个送喜报现场,荣立三等功的易杨身披绶带,手捧立功喜报,他和同样披着“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红色绶带的爸爸妈妈走在送喜报队伍的最前面。他们绕着村子展示了一圈,让全村人都知道他们是光荣的一家,让全村都知道易杨是全村“最靓的仔”。“感谢军地领导这样的安排,让我的父母沾了我的一次光,让他们也光荣了一回。”事后,易杨十分激动地说道,没有父母的付出,就没有他今日的成绩。

      “荣誉传递的仪式感越强、越喜庆,军人的获得感、军属的幸福感就越足。”湖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某干事表示,为突显送喜报的仪式感,近年来,湖南军地齐上阵,采用敲锣打鼓、为军属佩戴绶带等喜庆、庄重的形式,让喜报送出氛围感,让荣誉不再“静悄悄”,让军属共享尊崇和荣光。

      榜样引领,自带光环

      “看到吴忧哥哥在部队立功受奖,好荣耀!我也要像他一样去部队建功立业!”1月6日,毕业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颜同学看到衡东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联合为邻家哥哥吴忧送喜报,不禁激情澎湃。

      一张喜报分量重,一场仪式作用大。岁末年初,正是立功喜报的集中送达时间,也是大学生放寒假归乡的时机。湖南多地紧抓这一时机,创新征兵宣传思路,充分利用立功喜报这一有力“宣传名片”,向适龄青年及家属讲述立功军人在部队里拼搏奋斗、勇创佳绩的精彩故事,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投身军旅所能收获的成长与荣耀。不少适龄青年在看到立功喜报、听闻立功事迹和知悉相关政策后,纷纷表达了想要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强烈意愿。

      仪式感召,适龄青年渴望荣光。近日,在现役军人甘家港的大婚之日,耒阳市军地领导将其三等功喜报送到婚礼现场,让军功与新婚之喜同至,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而人武部领导对甘家港的英雄事迹进行介绍,所有亲朋好友掌声不断,让此次婚礼达到了高潮。“这样的‘双喜临门’,我将来也想拥有!”现场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事迹感染,适龄青年热血沸腾。“刘晓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2003年入伍,2023年10月,他在飞行训练任务中功绩显著,荣立二等功……”2月8日,湘潭县军地组成“报喜团”,拉着喜庆横幅、带着立功喜报和“二等功臣之家”牌匾,向现役军人刘晓家中走去。听说部队来送喜报,父老乡亲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迎接,拿着手机一路跟拍,热烈的掌声不绝于耳。不少在家的适龄青年纷纷表示,听了刘晓的立功事迹,很受鼓舞,他们也想像刘晓一样成为英雄。

      “星光”效应,立功军人自带偶像光环。“国防科大的啊!”“还是女军官!”“未来可期!”……1月17日,祁阳市黎家坪镇锣鼓喧天,军地送喜报队伍在锣鼓队及围观群众的簇拥下来到“二等功臣之家”欧阳仪家庭,为其送上慰问金和沉甸甸的“二等功臣之家”牌匾。“我将来也想考国防科大!”“我要拍个照留个纪念,让我家孩子也立志考国防科大!”“围观打卡”的乡亲们感叹不同,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综合通讯员李盼、肖腾、何玉彬、姚佳怡、陈明、杨明淮、曾颖、蒲家庆、邓东、黄乐贝、刘红日、陈永祥、张学、唐文军、彭旭、邓圆圆等来稿。)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2月25日之前的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浏览
    前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