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特别报道(05)

返回版面

数智科技赋能湖湘红色文化创新

      石云权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湖湘大地红色文化厚重,十步之内,必有芳草。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笔者以为,在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湖南应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积极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好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一、数智存护:构建红色资源永续传承的“基因库”

      红色资源的本体安全与信息完整是赓续红色血脉的前提。数智存护致力于构建覆盖全区域、全要素、全周期的红色资源数智化保护体系。一是实施全要素高精度数字化采集工程。综合运用高精度扫描、多光谱成像等技术对革命遗迹、文献、档案、口述史料、音像资料等各类红色资源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信息进行无损化存护。二是构建动态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依托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打造系统安全的红色基因云库,实现资源的集中存储、分级管理,并深化智能传感监测与预警,促进预防性保护与数智化保存的协同联动。三是推动资源要素的标准化整合与关联。有序建立红色资源元数据标准与数据交换通道,串联数智化信息图谱,贯通红色资源间的历史逻辑、人物线索、事件脉络,形成深度交织的“红色记忆网络”。

      二、沉浸体验:重塑红色教育入脑入心的“新课堂”

      通过数智技术构建虚实融合、深度交互的沉浸式环境,重塑红色教育的感知维度与认知模式。一是打造具身化的历史情境复现系统。 以VR、AR、MR、全息投影等技术为手段,让红色资源实现数智化情境复现,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的沉浸式叙事,使学习者“置身”其中,强化历史感知与情感代入。二是设计深度交互的认知探索路径。利用AI驱动的智能交互引擎,构建选择性互动任务,引导学习者自主探索革命历史细节,激发对红色文化内涵的深度思考和理解。三是构建虚实联动的混合学习空间。将现实红色文化情境与数字孪生的虚拟情景进行衔接,通过虚拟仿真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拓展红色文化教育价值,提升深度学习质效。

      三、智慧传播:拓展红色文化覆盖触达的“新场域”

      借助数智科技营造传播新生态,实现红色文化的精准触达与情感共鸣。一是构建精准化内容推送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根据不同圈层受众的认知偏好与情感需求,智能匹配推送高度契合的红色文化内容,提升传播精准度。二是打造多形态融合的立体传播矩阵。整合主流媒体、社交媒体、搜索引擎、资讯平台等渠道,强化算法推荐、话题营销等智能传播策略,拓展优质红色文化内容的覆盖广度与传播深度。三是营造社群化、参与式的传播互动生态。依托社交媒体与专属平台,构建红色文化主题社群,鼓励引导用户创作红色主题数字作品、分享学习感悟、参与线上话题讨论。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传播效果与舆情反馈,动态调整传播策略,形成“创作—传播—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激发群体传播的乘数效应。

      四、数智活化:打造红色基因价值转化的“新引擎”

      数智科技不仅是存护、传播的工具媒介,更是阐释转化红色文化精神内核和当代价值的创新驱动力。一是AI赋能精神解码与价值挖掘。通过开发数智化分析系统,深入解析红色资源内涵,精准提炼契合时代需求的品质特征,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红色精神谱系。二是数据驱动形式创新与价值转化。依托智能设备数据传输功能,让红色文化呈现形式数据化,转变为贴近群众生活经验与价值关切的“微叙事”“活教材”,激发红色精神的浸润引领作用。三是平台支撑实践赋能与价值延伸。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红色精神实践平台,如“云上重走长征路”,通过具象化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引导群众融入红色活动,让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转化为推动现代化新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力量。

      在数智科技的深度赋能下,湖湘红色文化正加速实现从静态“历史资源库”向动态“新质生产力”的蝶变。应持续拓展“存护是前提、体验是深化、传播是延伸、活化是升华”的系统思路,探索打造红色文化发展的新生态、新模式、新格局,积极延伸数智羽翼,推进精神铸魂,践行文化使命。

      (作者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