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版面

182份喜报背后的双拥答卷

      通讯员 王登超

      “你们又来看我,真是太感谢了!”101岁的抗战老兵李均楚紧紧握住湖南省慈利县委书记侯铁夫的手,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日前,在老兵李均楚家的小院子里,众人围坐在老人身旁,聆听他讲述7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老人浑浊的双眼闪烁着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侯铁夫俯身为老人整理胸前的勋章,动情地说:“在民族危亡时刻,是你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现在该是我们守护你们的时候了。”这暖心一幕,正是慈利县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慈利县人武部依据相关法规制度,联合地方建立健全五项制度:走访慰问军烈属、送立功喜报、悬挂光荣牌匾、军地联欢联谊和军民文艺演出。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双拥工作服务网络,为现役和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新春佳节,慈利县党政领导带着米面粮油和暖心祝福,走进抗战老兵、边海防官兵和重点优抚对象的家中。“老人家身体怎么样?年货备齐了吗?”在江垭镇烈属刘楚前家,县长朱爱民紧握着他的手嘘寒问暖,当慰问金递到刘楚前手中时,这位白发老人声音哽咽:“儿子走了多年,政府从没忘记过我们……”

      这样的温情场景贯穿全年——“八一”建军节的军民文艺演出上,县领导与官兵同台高歌;烈士纪念日前夕,工作人员为烈属修缮房屋、送医送药;新兵入伍时,特邀立功军属佩戴红花坐上前排,用荣光激励新一代子弟兵。

      最动人的画面出现在凛冽寒冬。1月21日,刺骨寒风中,军地领导将二等功喜报送到现役军人刘迪家中。看着金光闪闪的牌匾,刘父指尖微微发颤:“这是咱家最珍贵的新年礼物!”三年来,这样的荣光时刻已在182个荣立三等功以上表彰的军人家庭绽放。

      “把喜报送到官兵家中,不仅让军属尊享荣光,还能点燃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的热情。”该县人武部部长李永超介绍,他们还利用送喜报的时机,宣传强军思想和政策法规,营造“军人受尊崇、青年受鼓舞”的社会氛围。

      每年春节和“八一”前夕,县领导和人武部领导带队,分组走访慰问全县重点优抚对象、军烈属、现役军人家属和立功受奖人员。活动中,为全县3万余名退役军人和部分现役军人送上祝福、春联和慰问品,传递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感谢与祝福。如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在该县已蔚然成风。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2月25日之前的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浏览
    前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