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深刻揭示了家庭与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而红色家书,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与亲情牵挂,它们或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匆匆写就,或是在阴森黑暗的狱中忍痛挥毫,字里行间,既有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执着,也有对家人的深情嘱托,它们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国与家唇齿相依,只有国家强大,家庭才能幸福安宁。
即日起,本版开设“红色家书”专栏,让我们一同翻开一封封家书,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先辈们的初心,让红色家书跨越时空滋养我们的心灵,并在与先辈的精神共鸣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汲取奋楫前行的力量。
家书背景:
1930年,杨开慧被国民党杀害,当时毛岸英8岁,毛岸青7岁。杨开慧牺牲后,叔父毛泽民将他们安排在上海“大同幼稚园”。1932年3月,大同幼稚园解散,岸英和岸青被人领养。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还时常挨打受骂,他们离家出走,流落街头。1936年夏,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从一座破庙中找到流浪中的兄弟二人。随后,党组织委托张学良将军部下李杜将他们带到巴黎,并由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派人护送到了莫斯科。1937年11月,他们与父亲恢复了书信联系,此时毛泽东正在延安。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时常惦念远在莫斯科的儿子,这是1941年他写给在伊万诺夫市上中学的两个儿子的信。短短数百字,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独到、精辟的见解,饱含教子成才之道。
岸英、岸青二儿: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长信,岸青的信,岸英寄来的照片本,单张相片,并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复,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
你们长进了,很喜欢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有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喜欢你们,望你们更好。
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在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
我的身体今年差些,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繁忙。你们情形如何?甚以为念。
毛泽东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原载于《党史纵览》2022年第二期)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