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版面

临武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英烈保护工作

让崇尚英烈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李银林 通讯员 郑飞鹰 胡恒辉

      近日,在湖南省临武县汾市镇石里湾村,当地退役军人及村民自筹自资4万余元对当地一名无名红军烈士墓进行全面修缮,并重新做了墓碑,以便后人祭扫。一名参加活动的村民告诉笔者,这位红军烈士当年因伤在村里躲避,却不幸被国民党发现,面对威逼利诱,该战士视死如归,英勇就义,最终被残忍活埋。光阴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但该烈士的事迹一代代传了下来,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临武县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悠久的革命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袁痴、林树成、贺辉廷等169名革命先烈以及数十名无名烈士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国家繁荣昌盛和世代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近年来,临武军地合力推进英烈保护工作,通过修缮或重修烈士墓地、集中迁葬散葬烈士等措施,让崇尚英烈精神、赓续“英烈之风”在全县上下蔚然成风。

      “1928年5月18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国民党反动团防局突然围住了横山小学。唐维新用砖头碎石与敌人展开搏斗,后因中弹受伤被捕。唐维新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被国民党反动派在汾市牌坊脚杀害,时年31岁;1949年8月,曹华树在参加桂阳荷叶清剿芦庆幸匪徒的战斗中,双方发生激战,曹华树中弹牺牲,年仅26岁,牺牲时他的儿子曹下雨还不到半岁……”时间回溯到4月29日,当天,临武县举行了2022年第一批散葬烈士集中迁葬入园仪式,曹华树、唐维新等45名烈士墓迁葬至县十八岿烈士陵园,进行统一管护和纪念瞻仰。

      县政协委员陈学介绍,忠魂忠骨散葬山野鲜有人知,过去一直都没有统一保护起来,开展零散烈士墓迁葬工作,则在更好守护烈士的同时,发挥英烈纪念设施的红色阵地作用。作为烈士墓集中迁葬工作的主办单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文道斌告诉笔者,该局去年10月8日起,对全县13个乡镇110座烈士墓进行核对核实,并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的工作原则,历时3个月建成了一个新陵园,对全县的零散烈士墓进行迁葬入园,这才有了以上那一幕。

      据了解,目前临武县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八岿烈士陵园、袁痴墓两处,十八岿烈士陵园是该县民众集中祭奠、瞻仰烈士的重要场所。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加大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青少年、群众,崇尚英烈精神,铸牢捍卫英烈荣光、守护英烈名誉与地位的钢铁护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2月25日之前的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浏览
    前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