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版面

让游客们听听“湘潭话”

韶山市推动国防教育与红色旅游有机结合

      谢利民 特约记者 田 祥

      “八一”期间,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人头攒动,游客们纷纷在“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前驻足观赏。在女子民兵宣传队女民兵饱含深情的解说下,大家被一件件遗物、一份份手稿和建党初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深感染。

      近年来,到韶山各个红色景点参观的游客量逐年攀升,去年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为放大红色景点旅游与教育的双重效应,韶山市军地先后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韶山红色年代记忆馆的解说员队伍中组建了女子民兵宣传队。依托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故居、烈士陵园等一批优质红色旅游景点,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元素,增强景点辐射效应。

      为了使每名讲解员都成为合格的国防教育宣讲员,韶山市人武部与景点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编写了多套讲解方案,结合景点实际,把国防尝试编入旅游讲解提纲。女子民兵宣传队队长彭燕介绍:“我们讲解时经常会结合各景点实际,把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大道理,变为游客爱听的‘湘潭话’,既让游客对景点留下了深刻印象,又加深了对国防的认知。”

      此外,韶山市人武部还在各景点开办流动国防“讲习所”,系统整合韶山市干部教育学院、红色年代记忆馆、韶山乡乡贤馆等30余个有红色背景、有师资力量、有国防情怀的民间红色培训机构和研学基地,组建了包括专家学者、优秀典型、军人民兵在内的“五老”宣讲队、女子民兵宣传队、军事训练教员队3支200余人的教员队伍,每年授课200多场次。

      “通过有效整合,将国防教育与红色研学深度融合,将韶山打造成集研、学、游的精品旅游基地,极大地调动了社会组织投身国防教育的积极性,扩大了国防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韶山市人武部政委许文介绍,韶山市国防教育逐步走开军民融合发展路子,通过一手抓资源开发、一手抓力量整合,不仅有效激发了韶山国防教育的强大活力,同时还带动了韶山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据统计,去年以来,韶山各大培训机构接待的领导干部学习班、驻地官兵、外地团体就有近300万人次。

      将红色旅游与国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介绍景点的同时宣讲国防,有效拓展了国防教育受众面。同时,这种接地气的国防教育方式也受到了游客的普遍欢迎。来自河北某高校的大学生杨欢在参观完韶山红色年代记忆馆后,在留言簿上欣然写下:“一次参观,两份收获!”据统计,目前正处于旅游旺季,每天数万游客在韶山各个红色景点参观的同时接受国防宣讲,这些景点已成为国防教育的“加油站”。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2月25日之前的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浏览
    前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