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胀痛硬块别慌,可能是肉芽肿的“伪装”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3日讯(通讯员 黄倩)“医生,我乳房里摸到个硬块,疼得睡不着,不会是乳腺癌吧?”32岁的李女士攥着检查单,眼眶泛红。她刚在别的医院做过B超,提示“左乳低回声结节伴钙化”,医生建议穿刺活检。焦虑的她连夜挂了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乳腺科的号——这一查,竟揪出了“伪装”成癌症的“元凶”。

硬块+疼痛≠乳腺癌?这些症状可能是“炎”在作怪

乳腺癌和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简称“肉芽肿”),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两大“健康杀手”,但它们的表现太像了:硬块、红肿、疼痛,甚至乳头溢液……很多患者一查出来硬块就慌了神,生怕是“癌”。

“两者有明显区别。”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乳腺科毛杰解释,“乳腺癌的硬块通常生长快、边界不清、摸起来像石头,晚期可能出现皮肤凹陷或乳头内陷;肉芽肿的硬块更‘狡猾’——它好发于30岁左右的女性,常伴随突发性乳房红肿热痛,硬块可能几天内迅速增大,部分人还会发烧。更麻烦的是,约60%的肉芽肿患者会被误诊为乳腺癌,白白挨一刀。”

李女士就是典型例子:她半年前哺乳期结束后,乳房反复出现“针扎样”刺痛,自己摸到花生大小的硬块,以为是“积奶没排干净”,直到最近硬块突然长到鸡蛋大,皮肤发红发热,才急着就医。外院B超提示“恶性可能”,但毛杰结合她的哺乳史、疼痛特点,加上“超声+核磁共振+穿刺活检”三重筛查,最终李女士被确诊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治错一步更遭罪?规范诊疗是关键

“肉芽肿不是癌,但治不好更遭罪。”乳腺科副主任医师陈雷接诊过太多被误治的患者:有的被切了大块乳房,有的用了激素治疗导致体重暴增,还有的反复复发,身心俱疲,“我们科室的原则是‘先辨病,再治病’——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类型,再根据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针对李女士的情况,医生团队制定了“局部激素注射+口服抗炎药”的保守治疗方案。两周后,她的硬块明显缩小,疼痛消失;一个月后复查,炎症完全消退,乳房外观几乎看不出异常。

【作者:黄倩】 【编辑:徐媛】
关键词: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