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右上腹胀痛不一定是胃病 可能是胆囊在“报警”

      长沙晚报9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黄倩)“医生,我的右上腹闷痛快半个月,我以为是老胃病犯了,但吃了胃药并不管用……”近日,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普外科门诊,45岁的张女士对医生说。直到做了腹部B超,她才知道原来不是胃的问题,而是胆囊结石的“预警信号”。

      数据显示,目前胆囊结石患病率约10%,女性高于男性,患病率呈年轻化趋势。但因为胆囊结石早期症状像胃病,很多人一直拖到疼得受不了才去医院,甚至因此引发更危险的并发症。

      作为每天和胆囊疾病打交道的普外科医生,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李铁钢提醒,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两种,就应该引起警惕:一是右上腹“闷胀痛”,像有块石头压着,尤其吃完油炸食品、火锅后加重;二是右边肩膀、后背“串着疼”,因为胆囊和右肩背部神经相连,结石刺激时疼痛会“跑”到后背;三是吃油腻食物就会“拉肚子”,因为胆囊储存的胆汁是消化脂肪的关键,结石堵着胆汁流不畅,吃了肥肉、鸡蛋就容易腹泻;四是突然“胆绞痛”,剧烈刀割样疼,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这是结石在胆囊管“卡壳”了;五是眼白/皮肤发黄,严重时结石堵住胆管,胆汁排不出去,会出现黄疸。

      在问诊中,张女士告诉医生,她平时爱吃炸货,不爱吃早餐,五年前体检提示“胆囊壁毛糙”,但认为“没症状不用管”,直到最近疼得吃不下饭才来医院。通过检查发现,她的胆囊里已经长满黄豆大小的结石,还合并慢性胆囊炎。“再拖下去,可能诱发胰腺炎,甚至增加胆囊癌风险。”医生说。

      “医生,能不能吃药把石头排出来?”“切了胆囊会不会影响消化?”这是胆囊结石患者经常询问医生的问题。李铁钢表示,胆囊结石的治疗要看“三个关键点”:一是有没有症状,没症状的静止结石,可以定期观察(每6个月做一次B超),但如果频繁疼、影响生活,建议手术;二是结石大小和数量,结石直径>2厘米、胆囊里满是石头(充满型结石),癌变风险高,建议尽早手术;三是有没有并发症,出现过胰腺炎、胆管炎,或者胆囊壁明显增厚(>4毫米),手术是唯一选择。

      对于“切了胆囊影响消化”的说法,医生解释,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真正分泌胆汁的是肝脏。切除胆囊后,身体会逐渐适应,大部分人1个月至3个月就能恢复正常饮食。

      李铁钢提醒,胆囊结石拖着不治,可能从“小石头”变成“大麻烦”。如果存在右上腹隐痛、吃油腻食品不适的症状,建议做B超进行检查。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