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公交站能往校门口挪挪吗?|“晚报帮帮团”专栏

求助:下公交车后到学校要走近1公里,能不能绕路设站? 回应:现场勘察,将持续优化路线

  •   扫码看辣视频探访学生通勤难题   扫码看辣视频探访学生通勤难题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岳霞

      “孩子好不容易派位到心仪的中雅培粹双语学校,可从最近的公交站走到学校要近一公里,大热天背着书包走下来,浑身都湿透了。”近日,家长王先生再次致电长沙晚报全媒体群众工作平台反映,道出了百余名同校新生家长的共同焦虑。连日来,晚报帮帮团记者实地进行走访,探寻多方协作的破解之道。

      家长诉求迫切

      近千米步行路成“上学拦路虎”

      王先生的孩子从莲湖小学派位至中雅培粹双语中学,日常计划乘坐210路公交车上学。然而实地探访后他发现,210路公交车停靠的“雨花实验小学站”,距离新学校竟有976米。“我常年出差,妻子常上晚班,没人能接送孩子,只能靠他自己通勤。”王先生无奈表示,这段近千米的路程,对背着书包的孩子而言,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阴雨绵绵,都是不小的挑战。

      按正常步伐,从“雨花实验小学站”下车到学校,976米距离步行约需10至13分钟。近日长沙气温最高温度为39℃,上午9时左右,从长塘路的泰禹小学北门到中雅培粹双语中学东门,不到3分钟路程,记者走完已经汗流浃背。

      记者了解到,仅今年,与王先生的孩子一同派位到该校的新生就有154人,其中不少家庭和王先生家情况类似,父母工作繁忙无法接送,孩子只能依赖公共交通。

      “要是能在学校路口附近设个公交站,比如说210路绕行一段在长塘路上设一站,可以方便泰禹小学、中雅培粹双语中学两所学校的孩子,孩子上学能安全不少,我们家长也能放心。”长塘路是一条新建的双向六车道的宽阔城市道路,王先生认为在这条路上设站点完全可行。他的建议,也是众多家长最朴素的期待。

      多方实地勘察

      需考虑道路条件和周边出行需求

      根据相关职能划分,公交站点的规划、设置与调整权限归属长沙市城市公共交通事务中心,长沙公交运营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企业,主要负责公交线路的日常运营与车辆调度。接到市民反映的问题后,长沙公交运营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就该诉求向长沙市城市公共交通事务中心沟通对接,并共同进行了实地勘察。

      近日,长沙公交运营有限公司回复道,目前市民乘坐210路从植物园前往中雅培粹双语中学,由于210路不是直达学校的公交线路,需在“雨花实验小学站”公交站下车,该站距离学校有900多米,确实存在步行距离远的问题。

      对于市民建议在学校附近增设站点的问题,据长沙公交运营有限公司实地勘察,在“木莲路万家丽路口站”与“雨花实验小学站”站点之间双向均设有“木莲路沙湾路口站”公交站。但是“木莲路沙湾路口站”由西往东公交站位于天赐良园小区北门东侧,该公交站距离路口只有60米,营运车辆如停靠该站再左转行驶至沙湾路,将无法进入左转车道,因此210路在“木莲路沙湾路口”站只能单向停靠。这意味着,乘坐210路公交车上学,学生上学时只能在“雨花实验小学站”下车,但是放学后返回植物园,可前往“木莲路沙湾路口”乘车,此段距离稍近,导航显示步行674米。

      那么公交站能否移动到更方便的地方设置呢?长沙公交运营有限公司回复,如果将“木莲路沙湾路口站”由西往东的公交站往西后移,将给天赐良园北门的进出车辆带来不便。如将“雨花实验小学站”由南往北公交站向南下移,第一是站点会距离路口过近,给道路路口交通带来拥堵;第二也会影响雨花实验小学师生及周边上班市民的出行需求。

      公交运营公司

      如符合条件,将上报线路优化方案

      长沙公交运营有限公司表示,长塘路有泰禹小学、中雅培粹双语中学两所学校,根据长塘路目前的道路通行条件,如需开通常规公交线路,需经区、市交通部门对途经校园周边路段进行安全评估,如长塘路道路条件达到开通公交线路的条件,长沙公交运营有限公司将另行制定线路优化方案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待批复后再行实施。

      关于公交站点设置的具体规划、调整进度等问题,该公司也建议市民直接咨询长沙市城市公共交通事务中心,长沙公交运营有限公司将持续关注市民诉求,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线路优化相关工作,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务。

      学校方面也可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统计学生的居住分布、通勤需求等详细信息,与公交公司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为线路优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此外,学校还可联合家长委员会,与交管部门对接,在学生上下学时段,对学校周边路段进行交通秩序维护,设置临时警示标识,保障学生步行安全。

      开学了,百余名学生上学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关乎家庭的安心,更关乎城市公共服务的温度。期待各方能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孩子们的上学路更短、更安全、更舒心。本报也将继续关注此段线路优化情况。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