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晶
实干奋斗,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质;接续奋斗,是实现伟大目标的必然途径。
1945年,在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关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激励全党艰苦奋斗,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评价,分清了是非,统一了思想,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年11月中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要求全党不懈奋斗、团结奋斗、艰苦奋斗,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三个历史决议,在不同历史时期给人以力量,也给人以启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奋斗者以永不停歇的脚步,在时间的长河中刻印下自己的坐标。100年来,从九原板荡的危机中诞生,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淬火,于激情燃烧的建设中挺立,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壮大,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靠的就是接续奋斗。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倘若事无恒心,最终难免一事无成。正因如此,《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要求全党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从来都是在直面问题和攻坚克难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要实现既定目标,要完成一项事业,非有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不可。接续奋斗中,尽管我们脚下的赶考之路没有娄山关的残阳如血、腊子口的危在旦夕、泸定桥的命悬一线,但同样要面临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精神状态决定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决定工作成绩。接续奋斗中,我们只有不因困难而退缩、不因矛盾而犹豫、不因挫折而懈怠,方能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风卷战旗红、决胜新征程。
接续奋斗,需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习主席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当年长征,尽管红军起初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接续奋斗中,能否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有定力,才会信心十足,才能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宏阔视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不懈,“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品质,正确对待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重重考验,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奋斗则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新的一年,新的出发。让我们满怀信心、拥抱梦想,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时代光辉的历史,创造人民军队新的更大奇迹。(作者单位系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原文有删减)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