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胀如鼓?别等肠子“堵死”才就医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8日讯(通讯员 黄倩)“医生,我肚子胀得厉害,3天没排便了。”50岁的闫先生被紧急送入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普外科时,腹部已硬如石板。多年前他因车祸做过肠切除,如今腹腔严重粘连,肠管几乎“缠死”,形成了完全性肠梗阻。

肠梗阻被称为“腹部杀手”,轻则腹胀呕吐,重则肠坏死、感染休克。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普外科王思雄主任团队通过高难度手术+创新伤口护理,最终帮闫先生摆脱危机。

肠梗阻的5大危险信号,别当“吃坏肚子”

1.腹胀如鼓,按下去硬邦邦

初期可能只是轻微胀气,但逐渐加重,甚至腹围明显增大。腹部触诊时拒按、压痛明显,严重时出现“板状腹”(腹肌强直)。

2.呕吐物带粪臭味,警惕高位梗阻

早期呕吐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呕出黄绿色胆汁,甚至粪样液体。呕吐后腹胀短暂缓解,但很快又加重。

3.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完全性梗阻时,无屁、无大便(但部分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排便)。

低位梗阻(如结肠梗阻)可能仅表现为便秘。

4.腹部绞痛,一阵阵加重

疼痛呈阵发性绞痛,间歇期可能缓解;若疼痛转为持续性剧痛,可能提示肠缺血或坏死。

5.脱水、休克等全身症状

频繁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严重者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肠梗阻的4大“元凶”,这些人最危险

1.术后肠粘连——腹部手术后的“隐形杀手”

高危人群:阑尾炎、胆囊炎、妇科手术等腹部术后患者。

2.肠扭转——突发剧烈腹痛的“急症”

常见于乙状结肠过长的老年人,或饱餐后剧烈运动的年轻人,可能迅速进展为肠坏死,需紧急手术。

3.肿瘤压迫——中老年人需警惕

结肠癌、胃癌等可能直接阻塞肠腔,或压迫肠管导致梗阻,常伴随体重下降、贫血、便血等“报警症状”。

4.粪石/异物堵塞——儿童、老年人高发

儿童:误吞果核、玩具零件等。

老年人:长期便秘形成巨大粪石。

健康小贴士:预防肠梗阻,从生活细节做起

术后早活动:腹部手术后尽早下床,减少粘连风险。

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糯米、柿子等易成团食物。

防治便秘:多喝水、吃高纤维食物(如燕麦、火龙果)。

警惕腹痛变化:若术后反复腹胀、排便异常,及时复查。

【作者:黄倩】 【编辑:徐媛】
关键词: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