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不是“绝对安全”,异常信号要警惕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8日讯(通讯员 黄凯凤)54岁的彭女士(化名)是一位乳腺癌患者。5年前成功战胜病魔后,体检一直正常,直到近日的常规体检突然出现了异常数据,超声报告上一行字让她再度揪心:“子宫前壁肌层内38×41×32毫米低回声肿物,宫内6×4毫米稍高回声团。”带着这份报告,她走进了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李晓琴主任的诊室。

李晓琴团队为彭女士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实施分段诊刮术明确宫腔情况后,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报告最终给出定论:良性子宫平滑肌瘤,未见恶性病变。

绝经后子宫肌瘤也可能继续生长

子宫肌瘤(平滑肌瘤):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即使在绝经后,既存的肌瘤通常不会完全消失,少数甚至可能继续生长。彭女士术前首要考虑的就是这种可能;

子宫腺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病变。绝经后雌激素下降,病灶多会萎缩,但部分仍可形成局限性的腺肌瘤;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内常见的良性增生。彭女士B超提示的宫内稍高回声团块,子宫内膜息肉是首要怀疑对象;

子宫内膜病变:绝经后阴道流血是子宫内膜癌的典型信号,但彭女士并无此症状。然而,影像学发现的宫内异常回声仍需通过诊刮或宫腔镜明确性质,排除子宫内膜增生甚至恶变可能;

其他:如罕见的子宫肉瘤(恶性)、卵巢肿瘤等也可能表现为子宫区域肿物。

绝经后仍要重视妇科体检

彭女士的乳腺癌病史,宫腔内发生了异常回声,使得对其子宫内膜状况的评估尤为重要。

某些乳腺癌类型(激素受体阳性)的治疗方案可能涉及长期的内分泌治疗。有些治疗虽降低了乳腺癌复发风险,但对子宫内膜有弱雌激素样刺激作用,可能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增生甚至癌变的风险。

彭女士进行的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只需几个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疤痕小等显著优点。

高清腹腔镜系统提供放大、清晰的视野,有利于精细操作(如处理血管、分离粘连)和减少损伤。腹腔镜探查是技术成熟的微创术式,术中可以全面了解腹腔情况,非常适合处理彭女士这类良恶性待排的妇科病变。

李晓琴提醒,绝经不是“绝对安全”,绝经后仍要重视妇科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尤其是有乳腺癌等病史者);异常信号要警惕,绝经后任何形式的阴道出血、排液都是重要警示信号,影像学发现的盆腔肿物或宫内异常也需及时就医明确性质;个体化治疗是关键,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年龄、症状、肿物性质与大小、恶变风险、既往病史(尤其是乳腺癌等激素相关疾病史)、患者意愿等多方面因素。

【作者:黄凯凤】 【编辑:徐媛】
关键词: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