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心脏突发“电路短路”,三维建模术精准“修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陈婷 李利花)“胸口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连呼吸都费力。”回忆起几天前的突发状况,54岁的文女士仍心有余悸。记者今日从湖南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成功为一名瓣膜置换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精准“校正”其紊乱心律,让其失控的心跳重归正轨。
5月21日晚,湖南益阳市民文女士晚餐后突发胸闷、气促,伴有头晕、冷汗等症状,心率飙升至每分钟150次,当地医院诊断其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尽管用了多种药物治疗,文女士心率仍不能有效控制。
为了根除“心病”,文女士随后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经了解,患者7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接受过包括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在内的多重心脏手术,并采用迷宫术式进行房颤外科消融治疗。
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唐毅副主任医师综合患者既往病史、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后表示,这种异常心跳往往反复发作,药物难以控制,如果长期持续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建议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5月23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潘宏伟的指导下,唐毅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术。术中,专家团队运用先进的三维标测系统,精准构建出患者心脏的“立体地图”,通过激动标测技术,锁定围绕心脏前壁的小折返这条异常电信号的“跑道”;随后,通过导管释放射频能量,在关键峡部精准“烧断”这条异常通路。接着,通过mashall静脉酒精消融(一种针对难治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技术)及心内膜导管消融阻断了二尖瓣峡部的异常传导路径。术后测试显示,患者心律已完全恢复正常。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唐毅表示,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是房颤外科射频消融(迷宫术式)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接受过心脏外科消融手术的患者中,约5%至15%可能出现此类并发症。普通药物很难控制,而通过先进的“心脏电信号三维定位”技术,医生可以精准找到异常信号的位置,再用微创的射频消融术“烧断”这条错误路径,彻底解决问题。
唐毅提醒,心脏术后患者若出现持续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及时进行专业心电评估,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