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关注痛风日|35岁小伙双肾布满芝麻大小的尿酸结石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雷容 秦璐)4月20日是第9个“全民关注痛风日”,记者今日从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举办的“聚焦痛风防治”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中了解到,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大都是吃出来的“富贵病”,且痛风患者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

在第9个“全民关注痛风日”来临前,长沙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联合营养科举办“聚焦痛风防治”科普讲座及义诊。通讯员供图

  35岁的张先生(化名),曾是烧烤摊的常客,烤肉配啤酒是“标配”,长期高嘌呤饮食让痛风早早缠上了他。起初,他只在痛风发作时吃止痛药、忌口,症状缓解后便继续吃喝,直到某天关节疼痛从脚趾蔓延到膝盖、手腕,严重时连翻身都困难,尿液泛起细密泡沫、腰酸乏力,他才不得不到医院检查。

  CT影像检查显示,他的双肾布满芝麻大小的尿酸结石,血尿酸值高达780微摩尔/升(正常警戒线420微摩尔/升),肌酐值超正常值两倍多。医生严厉警告他,高尿酸血症不仅让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形成痛风石,还会堵塞肾小管、侵蚀肾单位(肾的功能单位),导致慢性肾衰竭,再晚半年就要做透析了。

  该院肾病、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文锐介绍,据统计,我国每7至8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尿酸血症,而这部分患者中,约有10%的人会进一步发展为痛风。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

  痛风有“疼痛之冠”之称,拿“盐罐子”打比方,当血液里的尿酸像盐粒一样堆积在关节,就会形成“小石头”引发剧痛。更关键的是,长期高尿酸会像蛀虫一样啃噬肾脏,很多患者直到发展成尿毒症才后悔莫及。

  该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孙艳表示,痛风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称为“吃出来的富贵病”。这主要基于其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的紧密关联。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等部位沉淀,进而引发剧烈的关节疼痛。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尿酸生成和排泄处于平衡状态。然而,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就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可能引发痛风。

  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警惕高嘌呤食物过量摄入。像牛肉、羊肉等红肉,贝类、沙丁鱼等部分海鲜,因富含嘌呤,过量食用会促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多。同时,动物内脏如肝、肾等也属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应严格规避。此外,酒精类饮品,尤其是啤酒,不仅抑制尿酸正常排泄,且啤酒中的酵母成分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必须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量。

  文锐表示,张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年轻人患痛风的越来越多,这与他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除了高嘌呤饮食,缺乏运动、熬夜、压力大等因素也都在推波助澜。因此,预防痛风需从多方面着手。饮食上,要减少高嘌呤食物如红肉、海鲜及动物内脏的摄入,严格限制酒精,尤其是啤酒;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的摄取,控制糖分摄入。生活习惯上,要保证充足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坚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学会缓解压力。同时定期检查血尿酸、肾功能等指标,早发现、早干预。

【作者:杨蔚然】 【编辑:肖彪】
关键词:痛风 长沙市中心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