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肾病风湿免疫门诊的痛风患者扎堆就医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李佳惠 秦璐)“近期,肾病风湿免疫门诊就诊的痛风患者激增,大多数都属于痛风急性发作,还有部分出现关节畸形或痛风石溃烂等严重症状。”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文锐今日表示,这一门诊现象,与春节长假期间大量摄入海鲜、肉食、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以及频繁饮酒、熬夜、久坐等不良习惯密切相关。

  2月17日上午,62岁的张泉(化名),被家人用轮椅推进长沙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门诊。当时他的双脚裹着纱布,还可见局部渗血。患者的女儿告知医生,从春节前开始,父亲连续参加多场宴席,爱吃海鲜、火锅又喜欢喝白酒,还经常和好友熬夜打牌,生活作息日夜颠倒。一开始,父亲只是脚趾肿痛,后来膝盖、手指关节也都长出硬块,皮肤溃烂,这才到医院就医。

  文锐接诊后,触摸患者关节,发现多个大小不一的痛风石。肾功能检查发现,患者的血尿酸值高达680微摩尔/升(正常上限420微摩尔/升)。结合患者的病史得知,该患者尿酸值长期超标,曾有反复痛风发作史,此次节日期间放纵饮食,直接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大量沉积。文锐诊断,患者的手脚关节已出现多个痛风石,部分溃烂部位引发细菌感染,需立即进行降尿酸治疗和创面清创。文锐告诉患者和家属,如果早期规范治疗,可以避免如此严重的后果。

  为何节后成痛风“暴发期”?文锐分析,每逢节假日后,肾病风湿免疫门诊总会接诊大量痛风的患者。具体来说,患者急性痛风发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饮食结构失衡,宴席中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内脏、浓汤)摄入骤增,导致尿酸生成量超出肾脏排泄能力;二是酒精催化危机,啤酒、白酒等不仅含高嘌呤,更会抑制尿酸排泄,使痛风发作风险增高;三是作息紊乱加剧代谢异常,熬夜、久坐打牌等行为打乱人体代谢节律,同时低温环境易诱发尿酸盐结晶沉积。

  其实,痛风防治无假期,科学管理是关键。文锐提醒,痛风防控需贯穿全年,日常管理比“发病急救”更重要。患者应建立“代谢保护屏障”,严格执行阶梯式饮食管理,减少高嘌呤、高果糖食物摄入,戒酒并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同时,通过规律运动、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24)及关节保暖维持代谢平衡。此外,高尿酸血症人群,需每3个月监测血尿酸水平,已确诊者应遵医嘱坚持服用降尿酸药物,警惕无症状期的“沉默侵蚀”。

  一旦出现关节肿痛或发现皮下结节,应及时就诊,拖延治疗很可能导致关节毁损或肾功能衰竭的严重后果。

【作者:杨蔚然】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痛风 长沙市中心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