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科普专治“蘑菇乱采症” 居民点赞:“太及时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舒元臻 通讯员 秦晓阳)“这次活动太及时了!以前总觉得路边蘑菇挺好看,现在知道全是‘隐形杀手’。”27日,宁乡市历经铺街道新宝塔社区开展“党带群”预防野生蘑菇中毒专项宣传活动,在听完专业讲解并参与实地清理后,参与活动的辖区居民李阿姨感慨万分。
记者了解到,因持续降雨,近日历经铺街道滨江路绿化带出现大量形态各异的野生蘑菇。“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的外观差异微乎其微,如蘑菇墨汁鬼伞成熟后会液化成墨汁状,误食后不仅能引发剧烈呕吐、腹泻,还可能与酒精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时危及生命。”活动现场,街道卫生院工作人员携带多组实物样本,结合图文并茂的PPT,为居民开展沉浸式科普,重点破除了“鲜艳蘑菇才有毒”“生虫蘑菇可食用”等常见认知误区。
现场互动答疑环节,居民们纷纷拿出手机里拍摄的野生蘑菇照片向专家请教,社区工作人员同步发放图文版《野生蘑菇识别手册》,详细标注常见毒蘑菇特征与应急处理流程。“这类菌类部分可食、部分剧毒,非专业人士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辨别,务必遵循'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三不原则。” 针对珊瑚菌等易混淆品种,街道卫生院工作人员特别强调。
在宣传活动结束后,党员干部与居民志愿者还组成清理小队,对滨江路绿化带开展“地毯式”排查,共清除野生蘑菇20余处。同时,工作人员在绿化带醒目位置安装10余块毒蘑菇防范宣传牌,宣传牌用生动漫画展示常见毒蘑菇形态,并配以简洁警示标语,让安全知识入眼入心。
进入夏季,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误食毒蘑菇风险随之攀升。据了解,该社区后续还将组建党员食安巡查队,定期开展辖区安全隐患排查,并通过“线上科普+线下走访”的方式,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将食品安全防线延伸到基层末梢。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