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12345热线一直“热”下去?
白木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的意见,给这条连接群众和政府的“连心线”添了把火。最新一期的半月谈“基层圆桌会”,邀请读者们聊相关话题,大家都希望这条市民服务热线一直“热”下去。
“12345,有事找政府”,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话,道出了12345热线在大家心目中的分量。说到底,大家信热线,是因为觉得它能办实事。家里漏水了,小区垃圾没人管了,想了解医保报销流程,打个电话就有盼头。但时间一长,有些地方的热线慢慢变了味。
就说那工单吧,有的地方接了群众诉求,转手就丢给基层。基层部门呢,要么没权限管,要么手里没资源,碰上那些好几个部门都能沾点边的事,更是你推我、我推你,踢起皮球来。群众左等右等,问题还是没解决,心里能不凉吗?
还有些地方把热线服务外包出去。本来是想提高效率,可有的外包公司对员工培训马马虎虎。接线员对政策一知半解,群众问什么都答不上来,更别说帮着解决问题了。这样一来,热线岂不成了摆设?
要让热线一直 “热”下去,就得实打实解决这些问题。
对付工单“一转了之”,得立下规矩。上级部门不能光派活儿,还得帮着基层协调。哪个部门该干啥,得明确责任,谁要是偷懒耍滑,就得挨罚。得让群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事办到哪一步了,何时能解决。
服务外包也不是不能搞,但得看紧了。选外包公司时,得把好关,资质不行、信誉不好的坚决不要。签合同的时候,服务标准、该负啥责任,一条都不能少。平时多检查,发现服务差、有安全隐患的,赶紧整改,不行就换人。
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么厉害,不妨给热线加点“智能”buff。用AI把大家反映的问题好好分析分析,看看哪些是常发生的、集中在哪些地方。比如,发现某片小区总有人投诉晚上噪声大,相关部门就该提前去看看,是不是广场舞音响太吵,还是工地施工没规矩,早点出手管,别等大家一遍遍打电话。
12345热线热不热,关键看能不能帮群众解决真问题。只要把这些事儿办扎实了,让大家打一次电话就满意一次,这条热线肯定能一直“热”下去,成为老百姓心里靠谱的“解忧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