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徐远超 尹铂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月起实施的《湖南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网信部门应当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加强涉及学生心理健康事件的网络舆情应急工作指导”。要充分认识网络舆论引导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主动研判潜在风险隐患,积极整改优化,以此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质增效。
提升算法设计的透明度。算法设计者要在不涉及商业核心机密的情况下,主动公开算法模型、算法数据、算法逻辑、算法过程等关键信息,接受所有人的监督,避免风险隐患萌芽滋生。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等。”有了政策保障,“算法透明”才能逐渐从畅想走向现实,大学生才能从互联网中摄入有益养分,避免被网络糟粕侵蚀,确保心理健康。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算法设计全过程。算法设计者要有意识地为“信息池”设置“门槛”。要让更多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内容注入“信息池”,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网络空间清朗清爽起来。
加强法律监管。要紧紧牵住制度建设的“牛鼻子”,进一步健全算法领域的法律法规,明确算法平台运营商、算法技术供应商、算法内容服务商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建设规范、高效、科学的用户投诉机制。同时加大惩治力度,对于一些违背公序良俗的算法设计者和低俗违法的信息推送者,应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并予以严厉惩戒。
面向大学生开展针对算法的各类教育活动。个人媒介素养的提升是算法改良的外部驱动力。应通过举办相关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个人媒介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全面了解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深刻认识算法背后潜在的意识形态风险和资本权力操纵本质,让他们有能力准确识别、自动过滤热搜中别有用心的虚假信息、粗制滥造的低俗内容。
组建舆情预警处置队伍。着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精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熟练掌握舆情危机处置技术、互联网舆论引导技术的舆情队伍。积极开展舆情监测、收集、整理、分析工作,通过最新网络技术提高舆情工作的精度和效度,为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网络舆论环境,全面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徐远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研究员、长沙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尹铂淳系长沙学院副教授、湖南省记协国际传播专委会委员)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