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暖身养元这样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7日讯(通讯员 李红果)11月7日,我们迎来立冬节气,这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不仅标志着严寒的来临,更是中医“冬藏”养生的关键节点。长沙市第四医院(长沙市中西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洁芳提醒,冬季养生应以“藏”为主,既要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做到早卧晚起、避寒保暖,也要通过饮食温补滋养脏腑,为来年健康储备能量。
立冬后该怎么吃?李洁芳说,冬季进补并非盲目“大补”,需遵循“温和进补、辨证施食”原则。
先“引补”再“进补”
如果平时肠胃比较虚弱,直接大补可能难以消化吸收。因此,立冬后可以先“引补”再“进补”。
引补:生姜大枣牛肉汤。可以在进补前,先喝能健脾养胃的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引补”。这款汤可以帮助调理脾胃功能,为后续更深入的进补打好基础。
材料:大枣10个,鲜牛肉200克,生姜3片,青葱2根,调味料适量。
做法:大枣用冷水浸泡15分钟,洗净备用;锅中加约600毫升水,烧至50至60度时加入红枣,大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煮15分钟;加入生姜和鲜牛肉,待汤再次烧开后,加入青葱和适量调味料即可。
进补:当归生姜羊肉汤。这款汤膳源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立冬进补的经典选择,尤其适合怕冷、手脚冰凉的虚寒体质人群。
材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食盐、黄酒、葱、胡椒粉等调料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沥干;生姜切片,下锅略炒,再倒入羊肉微炒后盛出;将当归(可用纱布包好)、炒过的生姜和羊肉一同放入砂锅,加水,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煲2至3小时;食用前加入适量盐和胡椒粉等调味即可。如果身体寒象较重,可以适当增加生姜的用量。
辩证进补,因人而异
体质不同,进补方向不同。对于偏热体质(易上火、口干舌燥)者,可以选择百合雪耳汤、沙参玉竹汤等更为平和的滋阴润燥汤品;痰湿体质(身体沉重、舌苔厚腻)者,需先祛湿再进补,可搭配薏米、茯苓煮水饮用。
保暖+作息,养生翻倍。进补之余,需注意背部、腹部、脚部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避免寒邪侵入;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保证充足睡眠,助力身体藏精蓄能。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