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二医院以“身心共治”模式破解临床痛点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汪伊凡 赵晓华)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全国唯一的医院代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柴湘平受邀在会上做了“深化‘身心共治’提升服务质效”主题宣讲。为破解躯体治疗与心理干预割裂的问题,湘雅二医院从建立机制、强化宣教、规范执行多端发力,构建全链条身心共治服务体系。如今,医院心理健康服务已覆盖全院所有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真正实现“一次就诊、身心共治”。
从调血糖到懂“治心”,基层医生成第一发现人
医护人员是身心共治的关键执行者。在该院院内培训中,将精神心理诊疗技能融入各层级医务人员必修课,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让每位医护人员都能成为“心理健康第一发现人”。自2024年6月起,该院启动全省非精神科医生培训项目,至今已培训基层医生超千人,推动身心共治从院内延伸至全省。
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家乡镇卫生院的李医生培训返岗后,遇到一位特殊的糖尿病患者:45岁的张女士血糖控制不佳,还总说“活着没意思”。李医生运用培训所学方法,判断张女士有明显焦虑症状,并导致她频繁漏服降糖药。李医生一面联系湘雅二医院实施远程会诊,一面指导张女士进行放松训练、调整作息习惯。两个月后,张女士的血糖趋于稳定,情绪也明显好转。李医生特意反馈:“以前只知道调血糖,现在才明白,治病得先懂‘治心’!”
多学科协同,让患者从“不敢说”到主动倾诉
针对临床中躯体疾病与心理问题交织的复杂情况,湘雅二医院推动院内精神心理专家深度参与全院62个多学科会诊(MDT)团队,逐渐形成一批“精神+”新型MDT团队。
2024年,医院收治一位99岁髋关节骨折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因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拒绝治疗的情况,精神心理医生来到骨科病房对其进行诊疗。通过有效干预,患者重燃治疗信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这种多学科共治模式,既让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也让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躯体健康问题得到有力保障。
在建立机制方面,医院成立心身健康服务部,统筹全院心理健康服务;在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等科室设立精神心理病床,推动精神心理医生与专科医生共同查房,实现诊疗环节深度融合;将心理筛查问卷及健康宣教二维码发放至各非精神科病房,全面推广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筛查,确保患者入院即能完成初步评估。
在强化宣教方面,医院在非精神科病房通过床旁讲解、病友分享会等形式开展宣教,有效消除患者对心理问题的病耻感。不少患者从最初“不愿说、不敢提”,逐渐变为主动向医护人员暴露焦虑、抑郁情绪,为精准干预打下基础,显著提升医患沟通成效。
在规范执行方面,医院针对筛查结果与患者反馈,进一步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于轻度情绪问题,由专科护士结合患者教育内容开展疏导;对于中度及以上问题,由精神心理医生上门会诊,制定“躯体治疗+心理干预”的综合方案。
另悉,今年以来,该院以“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开设精神心理夜间门诊、周末门诊,并将精神心理门诊开进大学校园,为师生开辟就诊绿色通道,提供专业诊疗服务。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