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唤醒”保语言功能!湖南省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清醒开颅手术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肖泽锋)“请抬起右手,很好!现在竖起右手大拇指……能告诉我您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吗?7加7等于几?” 近日,湖南省肿瘤医院手术室里上演了一幕特殊场景:42岁的患者邓女士躺在手术台上,在大脑部分暴露的情况下,清醒地听从医生指令,精准完成动作、清晰回答问题。这场“边交流边手术”的操作,正是该院神经外科团队为保护患者语言功能,首次开展的 “术中唤醒” 清醒开颅手术 。
日前,邓女士因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伴随语言障碍等症状,辗转来到湖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她的左侧额顶部存在一枚囊实性肿瘤,且已侵犯语言中枢。若采用传统开颅手术单纯切除肿瘤,极易误碰语言功能区,即便肿瘤清除,邓女士术后的语言能力和生活质量仍可能严重受损。
“功能区脑肿瘤手术的核心,是在最大程度切除肿瘤与完整保护神经功能之间找到平衡点。”神经外科主任任年军指出。经过多学科讨论,任年军教授与陈帅主任医师提出 “术中唤醒-清醒开颅”方案:让患者在手术关键阶段保持清醒,通过实时互动监测语言、运动功能,为肿瘤切除划定“安全边界”,从根源上降低功能损伤风险。
为了让邓女士在术中唤醒时不恐惧、能精准配合,术前准备阶段充满了“人文温度”。陈帅多次走进病房,与邓女士反复演练术中可能需要配合的动作——从抬手、握拳到回答简单问题,每一个细节都逐一确认;任年军则耐心安抚她的情绪:“哪怕术中没力气做动作,眨眨眼也能和我们沟通,不用怕。”这些细致的沟通,让邓女士逐渐打消顾虑,对手术充满信心。
清醒开颅手术的成功,离不开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既要让患者在关键阶段顺利苏醒、配合互动,又要避免术中疼痛、癫痫发作,还要维持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稳定 ,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影响手术安全。”麻醉科主任赵江洪介绍,团队术前利用超声技术精准定位邓女士的头皮神经,实施区域阻滞麻醉,实现“一针精准止痛”,为患者清醒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供了核心保障。
手术当天,在神经导航系统的精准引导下,陈帅团队清晰勾勒出肿瘤边界与语言功能区的位置。当手术进入语言区附近的肿瘤切除阶段,麻醉团队精准调控麻醉深度,邓女士缓缓苏醒,在医生指令下完成身份识别、数字运算等任务, 这些实时反馈,成为手术团队判断是否靠近功能区的“精准导航信号”。历时2小时,肿瘤被完整剥离切除。术后头颅核磁检查证实,病灶已全部切除,语言功能区完整保留。
“手术中被叫醒配合的时候,一点都不疼,也没觉得害怕。”邓女士回忆道。术后第三天,她已经能像正常人一样流畅交流,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以前说话不流利,总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现在终于能正常聊天了,太开心了!”这份“重获新生”的喜悦,正是湖南省肿瘤医院“保功能”诊疗宗旨的生动写照。
任年军表示,“术中唤醒 - 清醒开颅”手术对团队协作、技术精度要求极高,目前国内仅少数大型神经外科中心能常规开展。此次湖南省肿瘤医院成功完成首例手术,标志着该院在功能区脑肿瘤诊疗领域的技术能力实现重要突破。这一突破不仅契合现代神经外科“快速康复+功能保护”的理念,也与该院“三化三保”战略高度一致,既通过精准手术大幅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又能减少因功能损伤导致的二次治疗,有效降低医疗支出,真正实现“技术惠民”的双重价值。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