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为排结石到健身房拼命运动,结果没想到……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曾胜金 秦璐)“腰不疼了以为结石松动,本想特意加强锻炼,用高强度运动的方式来排除体内结石,没想到尿液却变成酱油色……”今日,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病房,30岁的吴轩(化名)躺在病床上苦笑地说。他没想到,自己为排出肾结石做的健身训练,竟引发急性肾损伤“横纹肌溶解症”。
男子健身排石,致横纹肌溶解症
吴轩是一名办公室职员,日常工作需长时间坐着处理文件,运动量极少,且长期在空调房办公,饮水不足。近日,他突然腰痛难忍,在长沙市中心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肾结石。服用一周药物后,吴轩腰痛症状明显缓解。听闻运动有助于结石排出,他便前往健身房进行深蹲和健腹轮等高强度运动。运动后,他出现肩背疼痛,次日腰痛加剧的状况。
再次就医时,检查结果显示结石位置未变,但血清磷酸肌酸激酶飙升至11400单位/升(正常范围50单位/升~310单位/升),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高达84单位/升(正常值25单位/升)。肾病、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邓洪告诉患者,这是典型的横纹肌溶解症的表现,再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
结石超过5毫米,运动排石适得其反
“结石患者要注意,如果结石超过5毫米,采取盲目运动来排石可能适得其反。”邓洪解释,当结石卡在输尿管时,若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引发三种严重危机。
一是结石嵌顿加重,跳跃等动作可能使结石在输尿管内卡得更深,加剧病情。
二是泌尿系统可能遭遇被划伤,尖锐的结石会随运动不断摩擦器官内壁,难免造成损伤。
三是肌肉溶解危机,突然进行超负荷运动,可能导致肌细胞破裂,引发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的典型表现为“三联征”,肌肉剧痛,以腰背和大腿为主;茶色或酱油色尿液;全身乏力伴恶心。因此,结石患者如果盲目运动,就如同带伤跑步一样,必须谨慎。
久坐一族,收好“防石行动”指南
目前,患者通过血液净化治疗后已经脱离危险。邓洪提醒办公室上班族,预防结石要注意下面这些方法。
首先,实施“喝水计时法”,每小时饮用100毫升水,约半杯,保持尿液呈淡黄透明状。晨起空腹及餐后1小时,需额外补充200毫升水分。
其次,重视早餐可以保护胆,起床后1小时内进食早餐,推荐低脂牛奶配全麦面包,空腹超过14小时会使胆汁浓缩成“泥沙”,大幅增加胆结石风险。需忌口三类高风险食物,高草酸类食物如菠菜、浓茶;高尿酸类食物如动物内脏、啤酒;高钠类食物如咸肉、薯片。
此外,坚持科学运动,每日适量有氧运动如跳绳、慢跑,可促进新陈代谢与尿液流动,减少矿物质沉积形成结石的风险。运动后及时补水稀释尿液,避免尿液浓缩,配合规律运动有效预防结石生成。注意,肾结石患者运动前必须做超声检查。结石≤4毫米可选择快走、仰泳等低冲击运动,切记不要跳绳、搏击运动、负重深蹲等剧烈项目,谨防继发损伤。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