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鼻炎,可能是鼻咽癌的“伪装”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5日讯(通讯员 王珍)近日,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伟在门诊遇到一位35岁的患者李女士,她苦笑着说:“医生,我以为是老鼻炎闹的,喷了半年激素鼻喷剂,怎么越喷越堵?”李女士的鼻塞从最初的“早晨起床不通气”,发展成“全天脑袋发闷”,最近还发现回吸鼻涕时纸巾上沾着血丝。直到做了鼻咽镜,才确诊早期鼻咽癌——而此时,肿瘤已经悄悄侵犯了周围组织。

“门诊里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李伟叹了口气,“鼻咽癌早期症状和鼻炎、感冒太像,70%的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其实,它早就在‘敲警钟’了,只是很多人没听懂。”

作为我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等)最常见的“地域性癌症”,鼻咽癌的发病率是北方地区的10倍以上(广东人终身患病风险约1/120)。更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它正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患者占比从5年前的8%升至15%。

鼻塞≠鼻炎,这7个症状可能是鼻咽癌的“伪装”

鼻咽癌好发于鼻咽部(鼻腔与咽喉的交界处),早期肿瘤仅黄豆大小时,就可能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引发一系列“非典型症状”。这些症状看似常见,却藏着关键线索——

1.单侧鼻塞:从“偶尔堵”到“全天堵”

普通鼻炎/感冒:鼻塞多为双侧对称,可能随体位变化(比如躺下时加重),用生理盐水洗鼻、鼻喷激素或抗组胺药后1至2周能明显缓解。

鼻咽癌预警:鼻塞多为单侧(左侧或右侧),且逐渐加重——从“白天不明显,晚上睡觉堵”发展到“全天都堵”,用药后无改善,甚至伴随“鼻子不通气时前额胀痛”。

2.回吸涕血:“痰里带血丝”的迷惑性

用力吸鼻子后,痰液(鼻咽分泌物)中带血丝或小血块,是鼻咽癌最典型的早期症状之一,约70%的患者以此为首发表现。

这种血量很少(可能仅痰中带点血渍),常被误以为是“天气干燥”“擤鼻子太用力”或“上火”。但如果连续2周以上出现,哪怕只有1至2次,也必须警惕——肿瘤表面血管脆弱,轻微摩擦就会出血。

3.单侧耳鸣/耳闷:“耳朵像塞了棉花”

鼻咽部与中耳通过一条叫“咽鼓管”的管道相连,肿瘤生长会压迫咽鼓管开口,导致中耳通气障碍。患者常感觉单侧耳朵闷堵(像坐飞机时的耳压感),或出现“嗡嗡”“蝉鸣”的耳鸣声(夜间更明显)。

关键区别:普通中耳炎会有耳痛、听力下降,且用滴耳液或消炎药后能缓解;而鼻咽癌引起的耳鸣/耳闷,耳镜检查无中耳积液或炎症,按鼻炎治疗无效。

4.单侧头痛:“后脑勺胀痛”吃止痛药不管用

早期头痛多为单侧颞部(太阳穴后侧)或枕部(后脑勺)的胀痛,可能与肿瘤侵犯颅底神经或颅骨有关。这种疼痛吃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药效果差,且会逐渐加重——从“偶尔痛几分钟”发展为“每天痛几小时”。

5.颈部“无痛肿块”:最易被忽视的“晚期信号”

约60%的鼻咽癌患者确诊时已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肿块多出现在一侧脖子(下颌角后方或胸锁乳突肌深面),特点是:

质地硬(像摸额头一样硬);

活动度差(手指推不动);

初期不痛不痒(后期可能因感染出现压痛)。

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淋巴结炎”或“上火”,但普通炎症引起的肿块会在1至2周内缩小,而肿瘤转移的肿块会持续增大。

6.视力下降/复视:“眼睛突然模糊”

肿瘤侵犯眼眶或压迫视神经时,可能出现单侧视力下降、看东西重影(复视)。曾有位42岁的患者因“右眼看东西有双影”去眼科检查,做了眼底、验光都没问题,最后通过鼻咽镜发现肿瘤已压迫到右侧视神经。

7.嗅觉减退:“鼻子闻不到味”

肿瘤生长阻塞鼻腔或侵犯嗅觉神经,可能导致单侧嗅觉减退(比如闻不到香水味、饭菜香)。这种减退是逐渐加重的,且用生理盐水洗鼻无法改善——普通鼻炎患者的嗅觉减退多为双侧,且常伴随鼻塞、流涕。

出现这些“危险组合”,请立即就医

普通鼻炎、感冒引起的鼻塞,通常伴随流涕(清涕或脓涕)、打喷嚏,且症状会随季节变化或用药缓解。而鼻咽癌的“危险信号”往往有3个特点:

单侧为主(单侧鼻塞、单侧耳鸣、单侧头痛);

持续不缓解(超过2周无改善);

伴随其他异常(回吸涕血、颈部肿块、视力下降等)。

如果出现以下任意一种“组合”,建议7天内就诊:

单侧鼻塞+回吸涕血(连续2周以上);

单侧耳鸣或耳闷+颈部无痛肿块;

单侧头痛+视力下降或复视。

如果你或家人有长期鼻塞,请花1分钟做个初步评估(符合以下情况越多,风险越高):

评估项

是/否

鼻塞是单侧吗?

□是 □否

鼻塞持续超过2周,用药无效?

□是 □否

近2周出现过回吸涕血?

□是 □否

有单侧耳鸣/耳闷?

□是 □否

颈部摸到无痛、硬肿块?

□是 □否

属于鼻咽癌高危人群?

□是 □否

自查后风险较高,就医后需要做哪些检查?

1.电子鼻咽镜:一根细软管从鼻腔进入,清晰观察鼻咽部是否有肿块,必要时取组织活检(类似做胃镜取胃黏膜);

2.EB病毒检测:抽血查EB病毒抗体和DNA载量。约90%的鼻咽癌患者EB病毒阳性,可辅助诊断;

3.鼻咽部MRI:比CT更清楚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如颅底、神经),是分期的关键依据。

鼻塞不是“忍忍就好”,早治有90%生存率

鼻咽癌是“最幸运的癌症”之一——早期(I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90%,即使到了Ⅲ期,规范治疗后仍有70%以上的生存率。但如果是晚期(Ⅳ期),生存率会骤降到30%左右。

李女士确诊时是Ⅱ期,肿瘤仅侵犯鼻腔,没有转移。她接受了33次调强放疗(精准照射肿瘤,保护周围正常组织)+6次化疗,现在已经随访5年,复查指标全部正常,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李伟提醒,鼻腔是呼吸的第一道防线,但它也很“敏感”——鼻炎、感冒会引发鼻塞,鼻咽癌也会。区别在于:普通鼻塞能被药物控制,而癌症的鼻塞会“越来越顽固”。

【作者:王珍】 【编辑:徐媛】
关键词: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