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面部抽动是面瘫?NO,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秦璐)“眼皮跳,一般人认为可能是没有休息好,或者是民间所谓的‘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使然,其实有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叫面肌痉挛。”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贺国华今日表示,如果出现单侧眼睑或面部持续性抽动,不要轻视,应尽早到神经内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眼皮跳且面部抽动?竟然是面肌痉挛在作怪
52岁的长沙市民柳蔓(化名),近日频繁出现右眼皮跳动,随后右侧整个面部出现难以控制的抽动,在微笑、交谈甚至静坐时都会发生,这让她感到尴尬、自卑,并陷入社交困境。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张沁接诊后,经过详细检查,帮助患者找到了病因——面肌痉挛。经过注射治疗,困扰她的面部抽动症状得以显著改善,笑容也重新回到她的脸上。
张沁告诉患者,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核心表现是单侧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反复地抽搐。不少患者和柳女士一样,早期只是眼睑轻微跳动,常被误以为是疲劳引起,或是面瘫(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或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民间说法。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抽动会像波纹一样扩散,逐渐波及同侧额头、脸颊甚至口角,严重时可能导致睁眼困难或口角歪斜。
该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居多,且紧张、疲劳、注意力集中时症状往往会加重。不少患者因初始症状轻微而被忽视,或错误地前往眼科就诊,白白耽误了诊治时间。因此,一旦出现单侧面部持续异常抽动,尤其当范围扩大,神经内科应是首诊科室。
张沁介绍,90%的面肌痉挛患者,病因是血管畸形压迫面神经,导致神经异常放电,进而造成肌肉失控抽搐所致。通俗说,面肌痉挛的元凶,即血管“欺负”了神经。另有少数情况或由肿瘤、炎症、外伤引发。
面肌痉挛的确诊,需综合典型症状与头颅磁共振MRI检查,以此找出病因或排除严重颅内病症。尤其针对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面肌痉挛,要留意背后是否暗藏脑血管病或肿瘤风险。
治疗面肌痉挛,量身定制“止颤”方案
贺国华介绍,当前,治疗面肌痉挛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是采用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此方法见效快、创伤小,能精准阻断神经肌肉信号传递,从而快速缓解抽动症状。第二种是口服药物,适用于症状较轻或暂时不适合其他治疗方式的患者。第三种是微血管减压手术(MVD),这是唯一可能根治病因的方法,尤其适合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
针对上述患者的情况,神经内科医疗团队选择了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方案。贺国华解释,这如同给失控的神经安装一个“调节阀”,在肌电图精准定位下,将药剂注入异常放电的肌肉群,阻断错误的神经信号。
其实,在临床治疗中,没有最好的方案,只有最适合的方案。选择方案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健康基础、职业需求、个人意愿以及药物反应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定制。
贺国华表示,面肌痉挛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它长期影响身心健康不容忽视。持续的面部异常抽动,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引发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社交恐惧,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尤其对于症状进展迅速的患者,越早干预效果越佳,“忍一忍”的想法只会延误病情。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