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专病联盟成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刘艳)7月25日,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牵头组建的“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专病联盟”在长沙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进入“规范化、同质化、精准化”诊治的新阶段。
据了解,“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专病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包括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28家医疗机构,其中省级医疗中心6家、市级医院14家、县级医院8家。
基层百姓在家门口可获同质化医疗服务
据介绍,多发性骨髓瘤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该病起病隐匿,80%的患者初诊时会出现骨痛、贫血、肾功能异常及高钙血症等症状,极易被误诊为普通、单一的老年病。因此在前期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的现象。同时,后续能不能坚持规范化诊疗,是患者能否长期存活和高质量生存的关键。
同时,正因为大多数患者是老年人,如果要奔波到长沙来,非常不方便,尤其是交通不便、偏远地区的农村患者,更倾向于在当地能得到治疗。“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专病联盟”的成立,就是把省市县不同层级的医院连起来,让患者得到精准诊疗。专病联盟将致力于让每一位湖南患者,无论身处省会还是偏远地区,都能享受到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未来三年,计划将规范化诊疗覆盖至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预计惠及年均新发的2000余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成立会上,作为联盟主席单位,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在致辞中表示,多发性骨髓瘤,已成为血液系统中仅次于淋巴瘤的常见恶性肿瘤。这种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尤为高发,基层偏远地区的患者都面临着诊断难、治疗难的困境,生存质量受到严峻挑战。为此,湘雅三医院牵头将着手推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事业的发展,涵盖指南更新与解读、学术会议组织、临床研究创新、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公众对骨髓瘤的认知,助力青年人才培养,从而为更多患者尤其是基层患者带来福祉。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尽管诊疗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但精准诊疗、创新治疗手段以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仍需加强。“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专病联盟”的成立,要着重于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二是培养基层人才队伍,三是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希望联盟主席单位湘雅三医院,进一步充分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示范作用。
围绕专病联盟诊疗路径展开学术讨论
学术交流活动中,受邀来长沙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路瑾教授对《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指南(2024版)》进行了权威解读,并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用药、治疗方面,给予了学术前沿方面的相关指导及经验分享。
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昕教授牵头制定和发布了《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专病联盟诊疗路径》,并以此为题,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疾病,介绍了包括疾病诊断的初始评估、诊断后的长期随访、治疗的规范标准,并普及到全省各基层医院。
讨论环节,湘雅三医院主任医师刘竞教授表示,新版指南首次将CAR-T细胞(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治疗纳入推荐方案,这与湘雅三医院近年来的临床探索方向高度契合。
作为联盟牵头单位,湘雅三医院早在2014年,就牵头成立了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协作组,开启了全省规范化诊疗的探索之路。十年来,该院在这一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2019年获批湖南省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同年,“骨髓瘤之家”患者关爱项目落户湘雅三医院;2020年,牵头完成了“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诊治现状”调查,发起了一项新的为期3年的“多发性骨髓瘤多中心真实世界的研究”;2023年,牵头编制的《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规范化诊疗路径手册》在全省推广使用。
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治疗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湘雅三医院已开展20余年,CAR-T细胞治疗也于2016年在湖南省率先开展。同时,作为湖南省内第一家自有基因测序实验室的血液专科,从患者初诊到后续的治疗评估和监测,实现了精准规范和便利高效。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全省各级医院的血液肿瘤专家、同道近200人,共同参与了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方面的学术交流和讨论。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