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看病再升级!湖南家庭医生年内签约目标锁定2000万人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通讯员 吴昊 袁哲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健康福祉,一头系着健康湖南建设的根基,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前沿阵地”。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湖南已基本建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的健康服务圈。2025年,全省90%以上县市将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同时将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行动、乡村医生能力和服务提升行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三大基层重点民生实事,提升全省居民健康水平。
基本建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上,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辉表示,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始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从建强体系、提升能力、优化服务三方面,积极构建更加优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
目前,全省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街道都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的健康服务圈。总体来看,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的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了全省60%以上的诊疗服务量以及95%以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城乡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以来,群众在就医便利、服务质量、费用负担方面,有哪些变化?宁乡市市长黄滔在会上介绍,作为长沙副中心、全国百强县,宁乡已累计投入20余亿元财政资金,持续实施4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了“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四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通过统筹实施“一号管三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中医夜市”等便民暖心举措,让群众少跑腿、少花钱、看好病。通过系统性改革,2024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了“两升两降”,即基层首诊率、县域内就诊率分别上升至72%、92%,基层门急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21%、16%。
今年底全省90%以上县市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广受关注。2023年底,国家十部委联合下发《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后,湖南于2024年6月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同步出台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并提出了“2025年底全省90%以上县市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目标。
今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三医联动 六医协同”集成改革任务予以重点推进,这项改革步入了“快车道”。罗辉介绍,截至目前,全省99个县市区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其中86个县市实现了全覆盖。
下一步,湖南还会持续加强分类指导和工作推进,进一步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更好地促进县乡村的协同联动,引导各地更好地推动资源下沉,强县域、强基层、保健康,努力实现“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覆盖731.9万湖南人
今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中,“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占据较重的分量,包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行动、乡村医生能力和服务提升行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3个基层项目。
罗辉介绍,今年以来,省卫健委联合省财政厅、省医保局出台了《湖南省202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基层实施、群众参与”的家庭医生首诊和医防融合工作机制。2025年,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标人群数不少于2000万人,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满意度均达80%以上。目前,全省已签约居民731.9万人,签约率36.6%。
乡村医生能力和服务提升行动方面,省卫健委联合省财政厅出台《湖南省2025年乡村医生能力和服务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乡村医生轮训工作机制,拟利用三年时间对全省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在岗村医进行为期1个月的脱产培训,确保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均能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2025年,全省培训行政村卫生室在岗乡村医生不少于5000人,乡村医生参培率、考核合格率均达100%。目前,全省已培训乡村医生1552人,参培率31.1%。
2023年起,由省级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支持一批距离县城较远、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较强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首批2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已全部建成,第二批21个正在建设中。2025年,新增建设2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目前,省卫健委已联合省财政厅印发《湖南省2025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将对标建设方案加大支持力度,引进较先进的设备、技术,强化学科、人才、信息化建设,使其基本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基层群众就近就便就医需求。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