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家省级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亮相,16个科室专家会诊“胖友圈”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吴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良好的专业咨询环境和平台。湖南省人民医院积极响应,3月13日成立湖南首家省级医院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集结16个科室专家,为肥胖患者提供“筛查—评估—干预—随访”全周期服务,力争“一站式”解决肥胖及慢性病难题。
肥胖潜藏健康风险,16个科室专家联手为肥胖患者减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显示,我国肥胖问题日趋严峻。数据显示,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上升至70.5%,儿童肥胖率也将达到31.8%。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儿童肥胖则会导致身高受限、性发育不良、性早熟等多种疾病。
为应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3月13日,湖南省人民医院成立湖南首家省级医院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汇聚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心内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减重外科、整形美容科、儿保科、妇科、产科、中医科、针灸科、心理科等16个学科,为肥胖患者提供“筛查—评估—干预—随访”全周期个体化服务,“一站式”解决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问题。
首位就诊的患者周先生(化名),现年60岁,身高172厘米,体重超过100公斤,长期饱受肥胖相关疾病的困扰。他说:"除了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这些老问题,随着体重增加,我还出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在连走几步路都呼吸困难,膝盖也疼痛难忍。"
主任营养师蔡华根据周先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了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周先生成功减重10公斤,血压情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助力“减脂”攻坚战,3月13日,该院16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开展了联合会诊,为周先生量身定制了结合内分泌治疗、中医调理等在内的个性化用药方案和生活方式建议。“没想到能有这么多专家一起为我减重出谋划策,真是既专业又贴心!”周先生对医院的创新诊疗模式赞不绝口。
近10年,接诊超3万名体重“不达标”者
2016年,湖南省人民医院率先在省内成立体重管理门诊,为肥胖、超重及增重人群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覆盖健康、亚健康和疾病人群。2022年,医院进一步推出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并于今年整合了包括整形外科在内的15个学科,形成了完整的肥胖及相关慢性病联合管理体系。3月13日,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的正式成立不仅关注减重,还特别针对快速减重后可能出现的皮肤松弛等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和形体恢复服务,充分体现了医院在体重管理领域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以及对患者整体健康的深度关怀。
体重管理不仅涉及减重,更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截至目前,体重管理门诊已成功管理了3万余名体重“不达标”者。蔡华表示:“就减重而言,只要积极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管理,大部分患者的体重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她说,近期接诊的一名患者因体重超过100公斤,导致血压严重超标,并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问题,甚至因健康原因求职屡屡受挫。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该患者仅用40天就成功减重13公斤,腰围缩小近15厘米,同时血压、血糖等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
体重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切忌盲目减重
作为曾经“胖友圈”的一员,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成伟也分享了自己的减重经历。他坦言,很多人误以为减重是件简单的事,实际上,不科学的减重方法不仅无法达到效果,还可能损害健康。
成伟说:“几年前疫情防控期间,我带队出差数月,为保持体力增加了饮食量,返程时体重已升至92公斤。”他描述,体重增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身体机能明显下降,出现血脂高、脂肪肝等问题,轻微运动就会气喘,睡眠质量也变差,甚至影响了工作状态。
作为一名医生,成伟尝试过多种方法,如增加运动和控制饮食,但效果不佳。他说,每周踢一两次足球反而导致关节疼痛,体重却未下降;而简单的节食不仅让他精神状态变差,还影响了健康。“身边一起减重的朋友,还有在节食过程中出现了脱发、内分泌紊乱等问题,甚至有女性40多岁就出现了停经现象,这都是盲目减重带来的不良影响。”
成伟表示,体重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饮食、运动、药物、手术等干预手段及多学科协作。“我们成立多学科团队的目的,就是帮助肥胖患者在减重过程中科学实施管理方案,避免因不当减重而损害健康。”他介绍,此次开设的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学科,每个学科各有擅长,比如新加入了整形美容科,解决局部脂肪堆积、减重后皮肤松弛的问题;心内科则对肥胖患者的慢性病进行管理,除了帮助患者降低体重,还将通过综合干预,实现体重管理和慢病管理的双重目标,全面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