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大降价,第五批国采耗材3月3日起在湘落地执行!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欧阳振华)3月3日,全国爱耳日当天,我省将正式执行人工耳蜗类国家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结果。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将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这一惠民举措,无疑是给听障人群送上的一份特殊而暖心的礼物 。
今日,湖南省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此次产品有人工耳蜗类和外周血管支架类,此次实施范围包括: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以及参与报量的医疗机构,省医保部门鼓励其他医保协议医疗机构采购、使用中选产品。
人工耳蜗是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医用耗材,与以放大声音信号为主要功能的助听器相比,能够重建感音器官,让患者重获新“声”。特别是对于先天神经性耳聋的幼儿,植入人工耳蜗能有效解决因聋致哑问题,对患儿恢复正常生活、融入社会,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人工耳蜗类耗材全国需求量共1.1万套,5家企业中选,包括奥地利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等外资企业,上海力声特、浙江诺尔康等内资企业。
本次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除临床常用产品外,此次集采中,能支持高场强(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中选,植入的患者可以接受高场强核磁共振检查;佩戴更便利的一体式言语处理器(外机)中选,满足患者不同应用需求。
本次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3年,采购周期内,协议一年一签。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第一协议年度自2025年3月3日至2026年3月2日;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第一协议年度自2025年5月1日至2026年4月30日。
省医保局表示,中选企业是保障产品质量和供应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执行质量和供应入围标准,坚决防范因价格下降而降低产品质量的行为。生产企业要按照购销合同建立应急储备、库存和产能报告制度,出现中选产品产能不足的情况,应提前向省医保局报告。中选企业要按照协议约定,督促前期自主选定的配送企业及时响应订单并配送,确保产品配送到位。采购周期内如出现非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供应不及时、质量不合格、断供等情况,将采取相应惩戒、退出和应急保障等措施。对于失信企业将按照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同时,医疗机构要畅通中选产品进院渠道,不得以费用控制、医疗机构使用品种数量要求、未申报采购量、要求企业缴纳质量保证金、配送企业开户数量控制等为由影响中选产品的采购使用。中选产品通过医保招采管理系统进行采购交易,严格执行中选价格,严禁线下网外采购,不得进行二次议价和任何形式的价格折扣。医疗机构(含为医院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机构)不得在中选产品进院、库存、使用等环节收取任何附加费用。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