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掏空”骨头的脊柱结核有传染性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27日讯(通讯员 程俊)近日,因患脊柱结核,间隔10个月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骨伤二科(脊柱)复查的孟奶奶其病情改善良好,已经由开始的下肢瘫痪转为能够自行站立,并能用助步器辅助下地行走了。
今年2月,73岁的孟奶奶因腰背部疼痛伴有双下肢瘫痪到该院骨伤二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被确诊为胸段脊柱结核感染。结合患者病情,骨伤二科最终为其制定了手术治疗方案。
众所周知,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疾病。那么,脊柱骨结核又是怎么回事?它与肺结核有何关联?又是否具有传染性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二科(脊柱)副主任医师陈孟交为大家科普。
什么是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尤其是椎体。这种疾病的根源通常在于肺结核,当肺结核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结核杆菌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脊柱,导致骨质破坏,形成脊柱结核。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结核病是会传染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处在肺结核活动期间的患者可能具有传染病,结核杆菌本身是不会自己从体内跑出来的。比如,当结核杆菌累及支气管造成支气管壁破坏、空洞形成时,病变中的结核杆菌可通过空洞与外界相互通联,当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结核杆菌可以随着气流运动而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病人传染性极强。
而骨关节结核,由于细菌被包裹在骨关节腔内,不会自己跑到外界环境中,因此脊柱结核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若合并活动性肺结核,尤其是伴有咯血症状的肺结核,则具有传染性。
脊柱结核的表现
疼痛:最常见的是腰部或背部的疼痛,疼痛可能在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
发热:通常表现为低热,下午时段较为明显。
局部肌肉痉挛变硬:由于脓肿的刺激,脊柱结核周围的肌肉可能会出现痉挛和硬化。
驼背:由于脊柱椎体的骨质破坏,可能导致脊柱后凸畸形。
神经症状:当结核影响到神经根时,可能导致上肢或下肢的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孟奶奶就是因为病灶侵占神经,引起了下肢瘫痪。
全身症状:疲倦、乏力、盗汗等。
这些属高危人群要警惕
对于脊柱结核,预防很重要。以下人群要警惕脊柱结核。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的人更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包括: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接受者、患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通常较低,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结核杆菌的生长。
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结核的风险。
慢性疾病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肾病等,可能会增加感染结核的风险。
长期吸烟者:吸烟会损害肺部健康,降低免疫力,从而增加感染结核的风险。
居住在结核病高发区的人群:在结核病流行较严重的地区,居民由于接触结核杆菌的机会增多,感染风险也相对较高。
密切接触结核病患者的人群: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如家庭成员、医护人员等,感染风险较高。
脊柱结核如何治疗
脊柱结核的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的密切配合,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脊柱结核治疗的基础,主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这些药物通常需要联合使用,治疗周期较长,一般持续6个月至1年,甚至更长。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以监测药物副作用。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迅速,出现严重的脊柱畸形或神经功能障碍,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大量脓肿形成。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通过特定的运动和理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脊柱功能和减轻疼痛。在必要时,使用脊柱支具来帮助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手术后的恢复期。
脊柱结核如何预防
定期体检:对于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疫苗接种:接种卡介苗(BCG疫苗)可以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病类型,如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结核。虽然卡介苗对成人预防肺结核的效果有限,但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仍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提高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改善生活条件: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避免拥挤和通风不良,减少结核杆菌的传播。
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减少结核杆菌的传播。
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尽量减少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接触,尤其是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
>>我要举报